愿求牙曠正華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出自唐代白居易《法曲-美列圣,正華聲也》:
法曲法曲歌大定,積德重熙有余慶。
永徽之人舞而詠,法曲法曲舞霓裳。
政和世理音洋洋,開元之人樂且康。
法曲法曲歌堂堂,堂堂之慶垂無疆。
中宗肅宗復(fù)鴻業(yè),唐祚中興萬萬葉。
法曲法曲合夷歌,夷聲邪亂華聲和。
以亂干和天寶末,明年胡塵犯宮闕。
乃知法曲本華風(fēng),茍能審音與政通。
一從胡曲相參錯,不辨興衰與哀樂。
愿求牙曠正華音,不令夷夏相交侵。
注釋參考
牙曠
(1). 伯牙 和 師曠 的并稱。二人皆 春秋 時著名音樂高手。 漢 班固 《答賓戲》:“若乃 牙 曠 清耳於管絃, 離婁 眇目於毫分?!?/p>
(2).泛指精通音樂的人。 晉 司馬彪 《贈山濤》詩:“ 班 匠 不我顧, 牙 曠 不我録?!?唐 白居易 《法曲歌》:“愿求 牙 曠 正華音,不令夷夏相交侵?!?宋 韓維 《覽梅圣俞詩編》詩:“安得 牙 曠 手,提耳發(fā)其聰。”
不令
(1).不善;不肖?!对姟ば⊙拧な轮弧罚骸盃{爗震電,不寧不令?!?鄭玄 箋:“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徵?!薄蹲髠鳌ば哪辍罚骸肮丫胁涣钪?達 ,構(gòu)我敝邑於大國。” 唐 元稹 《鶯鶯傳》:“慈母以弱子you{1~1}女見託,奈何因不令之婢,致淫佚之詞!” 明 楊慎 《二伯論下》:“ 秦繆公 不幸而畜此不令之臣,千里而襲人,強賊之行也?!?/p>
(2).沒有命令?!秾O子·九地》:“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孔子家語·好生》:“ 孔子 曰:‘以此觀之, 文王 之道,其不可加焉。不令而從,不教而聽,至矣哉!’”
(3).不聽從命令?!俄n非子·說疑》:“臨難不恐,上雖嚴刑無以威之,此之謂不令之民也。”《魏書·北海王詳傳》:“昔者, 淮 夷叛命,故有三年之舉; 鬼方 不令,乃致淹載之師?!?/p>
夷夏
(1).夷狄與華夏的并稱。古代常以指 中國 境內(nèi)的各族人民?!吨軙び谝韨鳌罚骸?翼 又推誠布信,事存寬簡,夷夏感悅,比之大小 馮君 焉?!?唐 劉禹錫 《賀赦表》:“用含弘光大之澤,副夷夏會同之心。” 明 徐渭 《初入京瞻宮闕》詩:“域中夷夏極,天上帝王家?!?/p>
(2).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與內(nèi)地。 唐 王勃 《滕王閣序》:“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相交
相交 (xiāngjiāo) 互相交叉在一起、交于一點 intersect 交朋友;做朋友 be friends;make friends with白居易名句,法曲-美列圣,正華聲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