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孫僅《勘書》:
儒家無外事,招客勘青編。
筆墨東西置,朱黃次第研。
頻憂傷點竄,細恐誤流傳。
改易文辭正,增加字數(shù)全。
目因繁處倦,心向注中專。
端坐窮今古,披襟見圣賢。
疲勞時舉白,游息或談玄。
得興忘昏旭,題名記歲年。
棲毫思確論,廢卷恨忘篇。
魚魯皆刊定,誰人敢間然。
注釋參考
改易
改動;變更?!稘h書·地理志上》:“先王之跡既遠,地名又數(shù)改易?!?宋 蘇軾 《永興軍秋試舉人策問》:“ 漢 之與 秦 , 唐 之與 隋 ,其治亂安危,至相遠也,然而卒無所改易,又況於積安久治,其道固不事變也?!?明 張居正 《陳六事疏》:“但近來風俗人情,積習生弊,有頽靡不振之漸,有積重難反之幾。若不稍加改易,恐無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例如有一本便改易先后,稱為‘不平常的故事?!?/p>
文辭
(1).言詞動聽的辭令?!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把灾疅o文,行之不遠。 晉 為伯, 鄭 入 陳 ,非文辭不為功?!薄稇?zhàn)國策·秦策一》:“繁稱文辭,天下不治。”《韓詩外傳》卷十:“故使者必矜文辭,喻誠信,明氣志,解結申屈,然后可使也?!?/p>
(2).亦作“ 文詞 ”。文章。《史記·伯夷列傳》:“余以所聞 由 光 義至高,其文辭不可概見,何哉?”《史記·儒林列傳》:“是時天子方好文詞,見 申公 對,默然?!?晉 陶潛 《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文辭超卓,四座嘆之?!?宋 司馬光 《賢良策問》:“國家比下詔書,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豈特以學問之富貴為賢良,文辭之麗為方正邪?”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上·結構》:“文詞稍勝者即號才人,音律極精者終為藝士?!?梁啟超 《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第四章第三節(jié):“ 節(jié)性 ( 王符 )、 公理 ( 仲長統(tǒng) )雖文辭斐然,然止于政論?!?/p>
增加
增加 (zēngjiā) 在原來的基礎上添加 increase;swell;improve;expand;wax 在這多年中他的財富增加了 亦何所增加?!啤?柳宗元《柳河東集》字數(shù)
字數(shù) (zìshù) 中文字或外文詞的數(shù)目或數(shù)量 wordage 六部中篇小說,字數(shù)從一萬七千到三萬五千孫僅名句,勘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分手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