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造《題六么后》:
愛愛少日淫奔女,愛愛死作貞烈婦。
東隅一跌收桑榆,竟得作名傳樂府。
男子處死正自難,此女勵志雪柏寒。
至今挺挺在人自,詩翁作詩生東刊。
誰翻此詩入宮羽,檀唇緩歌細(xì)腰舞。
直掩霓裳羽衣曲,更問離魂饋漿女。
且玩此舞空金卮,莫奏此曲增悲凄。
蘭摧蕙枯昆玉碎,不如人家嫁狗隨狗雞隨雞。
百年佳麗終枯骴,汝名芬芳無已時(shí)。
舍生狥義渠安之,而我更用興悲為。
我悲所悲人不識,撫事懷人悼今昔。
翻云覆雨行路難,君不見買臣之妻彥升客。
注釋參考
翻云覆雨
翻云覆雨 (fānyún-fùyǔ) 翻手為云,覆手為雨。比喻反復(fù)無?;驊T于玩弄手段 produce clouds with one turn of the hand and rain with another;(fig) given to playing tricks;shifty 成語解釋形容人反復(fù)無?;驊T于耍手段。翻云覆雨出處唐·杜甫《貧交行》:“翻手作云覆手雨,紛紛輕薄何須數(shù)?!笔褂美淠悴缓洗蝤P牢龍,翻云覆雨,陷人坑阱。行路難
(1).行路艱難。亦比喻處世不易。 唐 杜甫 《宿府》詩:“風(fēng)塵荏苒音書絶,關(guān)塞蕭條行路難?!?唐 白居易 《太行路》詩:“行路難,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間?!?/p>
(2).樂府雜曲歌辭名。內(nèi)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情別意。原為民間歌謠,后經(jīng)文人擬作,采入樂府。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十九首及 唐 李白 所作《行路難》三首都較著名?!稌x書·袁山松傳》:“初, 羊曇 善唱樂, 桓伊 能挽歌,及 山松 《行路難》繼之,時(shí)人謂之‘三絶’?!?陳去病 《少年行》之三:“勸君莫誦《行路難》,勸君莫復(fù)居 長安 ?!?/p>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陳造名句,題六么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