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施樞《東天目》:
不謂山行得此晴,有名勝處必須經(jīng)。
玉田草滿春無極,石室人稀夜不扃。
自料俗情應(yīng)厭倦,誰知幽意在空冥。
碧桃卻似傳消息,一曲瓊歌月滿庭。
注釋參考
自料
[materials of one's own] 自備原料
本店承接自料打制蛋糕業(yè)務(wù)
詳細解釋自己估量。 唐 韋應(yīng)物 《寄李儋元錫》詩:“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薄度龂萘x》第八六回:“ 權(quán) 大怒曰:‘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 酈生 説 齊 乎!可速入油鼎!’” 清 侯方域 《顏真卿論》:“公蓋熟知逆賊之情形,而又自料其廓清之才當在 李 郭 之列。”
俗情
(1).世俗的情感;不高尚或不高雅的情態(tài)。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才略》:“但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 文帝 以位尊減才, 思王 以勢窘益價?!?唐 杜甫 《久客》詩:“羇旅知交態(tài),淹留見俗情?!?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歸田》:“大抵古人著述,各有所本,雖小説家亦然,要足資考據(jù),備勸懲,砭俗情,助談劇,故雖歷千百年而莫之或廢也。”
(2).塵世的情思,與脫悟的情思相對。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邢舜舉》:“君雖酷好,奈俗情未斷何?!?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救世歌》:“莫將一切俗情牽,須將一切妄念捐。”
厭倦
厭倦 (yànjuàn) 對某種活動失去興趣,不愿繼續(xù)做 detest and reject 他讀小說從不厭倦 對空虛、無聊和頹廢感到厭倦幽意
(1).幽深的思緒。 南朝 梁 江淹 《燈夜和殷長史》:“客子依永夜,寂寞幽意長?!?/p>
(2).幽閑的情趣。 唐 方干 《詹碏山居》詩:“無人會幽意,來往在煙霞?!?dong{1*1}必{1*1}武 《挽陳毅同志》詩:“皓月無幽意,清風有激情。”
空冥
指天空。 元 張翥 《題陳所翁九龍戲珠圖》詩:“卷圖還君慎封鐍,但恐破壁飛空冥。” 明 莫止 《贈何舍人赍詔南紀諸鎮(zhèn)》詩:“翠華縹緲空冥間,此恨此事誰知得?!?清 蔣易 《別于一于皇先還瓜渚不得到焦山》詩:“漁舟牽世務(wù),樵客向空冥?!?/p>
施樞名句,東天目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