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娃宮,今靈巖寺也。
出自唐朝白居易《送蘇州李使君赴郡二絕句》
憶拋印綬辭吳郡,衰病當(dāng)時(shí)已有余。
今日賀君兼自喜,八回看換舊銅魚。
[予自罷蘇州及茲,換八刺史也。]
館娃宮深春日長,烏鵲橋高秋夜涼。
[館娃宮,今靈巖寺也。烏鵲橋在蘇州南門。]
風(fēng)月不知人世變,奉君直似奉吳王。
注釋參考
館娃宮
古代 吳 宮名。 春秋 吳王 夫差 為 西施 所造。在今 江蘇省 蘇州市 西南 靈巖山 上, 靈巖寺 即其舊址。 晉 左思 《吳都賦》:“幸乎 館娃之宮 ,張女樂而娛羣臣?!?唐 李白 《西施》詩:“提攜 館娃宮 ,杳渺詎可攀!” 明 唐寅 《江南春·次倪元鎮(zhèn)韻》詞:“古人行處青苔冷, 館娃宮 鎖 西施井 ?!?/p>
靈巖寺
(1).在 江蘇省 吳縣 靈巖山 。寺址原為 春秋 時(shí) 吳王 夫差 館娃宮 遺址。為 中國 佛教凈土宗著名道場之一。 宋 范成大 《吳郡志》卷八:“ 吳 有 館娃宮 。今 靈巖寺 即其地也。”
(2).在 浙江 樂清 雁蕩山 靈巖峰 。 宋 太平興國 中建。 馬君武 《游雁蕩》詩之二:“夜入 靈巖寺 ,初更月上時(shí)。莊嚴(yán)僧拜石,靜默叟聽詩?!?/p>
白居易名句,送蘇州李使君赴郡二絕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