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無細(xì)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彰。
出自兩漢 劉向《列女傳·節(jié)義傳·周主忠妾》:
摘自《列女傳·節(jié)義傳·周主忠妾》
解釋:聲音不會因為小而聽不見,行為不會因為隱蔽而看不見。
原文摘要:
問媵婢曰:“汝知其事,何以不言,而反幾死乎?”媵婢曰:“殺主以自生,又有辱主之名,吾死則死耳,豈言之哉!”主父高其義,貴其意,將納以為妻,媵婢辭曰:“主辱而死而妾獨生,是無禮也。代主之處,是逆禮也。無禮逆禮有一猶愈,今盡有之,難以生矣?!庇詛1-1}殺,主聞之,乃厚幣而嫁之,四鄰爭娶之。君子謂忠妾為仁厚。夫名無細(xì)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彰。詩云:“無言不酬,無德不報?!贝酥^也。頌曰:周主忠妾,慈惠有序,主妻淫僻,藥酒毒主,使妾奉進(jìn),僵以除賊,忠全其主,終蒙其福。
注釋參考
無隱
(1).沒有隱瞞或掩飾?!抖Y記·檀弓上》:“事君有犯而無隱?!?晉 僧朗 《答晉主昌明書》:“夫至人無隱,德生為圣?!?宋 徐鉉 《送高郎中出為婺源建威軍使》詩:“危言昔日嘗無隱,壯節(jié)今來信不凡?!?清 趙翼 《簷曝雜記·王云錦》:“上問其元日何事,具以實對。上嘉其無隱。”
(2).沒有隱士。《藝文類聚》卷五七引 漢 揚(yáng)雄 《連珠》:“明君取士,貴拔眾之所遺……是以巖穴無隱,而側(cè)陋章顯也?!?/p>
(3).沒有隱蔽,完全顯露。 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循吏》:“海邊有 越王石 ,常隱云霧。相傳云清廉太守乃得見。 愿 往觀試,清徹?zé)o隱?!?/p>
不彰
不顯。 漢 張衡 《思玄賦》:“恐漸冉而無成兮,留則蔽而不彰?!?宋 曾鞏 《墨池記》:“墨池之上,今為州學(xué)舍,教授 王 君 盛 恐其不彰也,書‘ 晉 王右軍 墨池’之六字於楹間以揭之?!?孫中山 《上李鴻章書》:“若非隨人而施教之,則賢才亦以無學(xué)而自廢,以至於湮沒而不彰?!?/p>
劉向名句,列女傳·節(jié)義傳·周主忠妾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