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說之《古人》:
古人愁已極,今我不用愁。
去日已忽忽,來日諒悠悠。
便能如此志,終恐慚白頭。
經(jīng)月不讀書,閉目得自求。
不如懸車好,更復(fù)外言不。
注釋參考
不如
不如 (bùrú)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說的 not up to;inferior to 天時不如地利?!睹献印す珜O丑下》 自以為不如?!稇?zhàn)國策·齊策》懸車
(1).形容險阻。 唐 杜甫 《提封》詩:“借問懸車守,何如儉德臨?!?仇兆鰲 注:“即所謂在德不在險?!眳⒁姟?懸車束馬 ”。
(2).古代記時的名稱。指黃昏前一段時間?!痘茨献印ぬ煳挠?xùn)》作“縣車”。 三國 魏 繆襲 《挽歌詩》:“白日入 虞淵 ,懸車息駟馬?!?明 何景明 《古冢賦》:“哀懸車之莫察兮,怨脩夜之不晨?!?/p>
(3).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云。 漢 班固 《bai{1*1}虎通·致仕》:“臣年七十懸車致仕者,臣以執(zhí)事趨走為職,七十陽道極,耳目不聰明,跂踦之屬,是以退老去避賢者……懸車,示不用也?!薄杜f唐書·李百藥傳》:“及懸車告老,怡然自得?!?清 方文 《蕭先生六十》詩:“華簪曾佐大長秋,六十懸車未白頭?!?/p>
(4).借指七十歲。《周書·韋孝寬傳》:“ 孝寬 每以年迫懸車,屢請致仕。”
(5).指隱居不仕?!逗鬂h書·陳寔傳》:“時三公每缺,議者歸之,累見徵命,遂不起,閉門懸車,棲遲養(yǎng)老?!?清 施閏章 《送孫豹人舍人歸揚州序》:“士不充詘於富貴,不隕穫於貧賤,雖有蒲輪之徵,不改懸車之素,可謂皭然無忝處士者也?!?/p>
外言
(1).男子所說有關(guān)公務(wù)之言?!抖Y記·曲禮上》:“外言不入於梱,內(nèi)言不出於梱?!?鄭玄 注:“外言、內(nèi)言,男女之職也。不出入者,不以相問也?!薄缎绿茣の涸覀鳌罚骸傲畛鋈虢?,使內(nèi)言必出,外言必入,固將弄君之法,縱而不禁,非所以重宗廟、固國家?!敝袊焚Y料叢刊《太平天囯·天命詔旨書》:“咨爾臣工,當別男女,男理外事,內(nèi)非所宜聞;女理內(nèi)事,外非所宜聞。朕故特詔,繼自今,外言永不準入,內(nèi)言永不準出?!?/p>
(2).譬況字音用語。指韻母的細音。與“內(nèi)言”相對。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音辭》:“而古語與今殊別,其間輕重清濁,猶未可曉。加以內(nèi)言外言,急言徐言,讀若之類,益使人疑。”按,“外言”指語音幽細。參閱 周祖謨 《問學(xué)集·顏氏家訓(xùn)音辭篇注補》。
晁說之名句,古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