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歸多旅恨,西上少知音。
出自唐朝白居易《送常秀才下第東歸》
東歸多旅恨,西上少知音。
寒食看花眼,春風(fēng)落第心。
百憂當(dāng)二月,一醉直千金。
到處公卿席,無辭酒盞深。
注釋參考
東歸
指回故鄉(xiāng)。因 漢 唐 皆都 長安 ,中原、 江 南人士辭京返里多言東歸。 三國 魏 曹操 《苦寒行》:“我心何怫鬱,思欲一東歸?!?唐 鄭谷 《送京參翁先輩歸閩中》詩:“解印東歸去,人情此際多?!?唐 鄭谷 《賀進士駱用錫登第》詩:“春榜到春晚,一家榮一鄉(xiāng)……好是東歸日,高槐蕊半黃?!?/p>
旅恨
猶旅愁。 唐 劉言史 《廣州王園寺伏日即事寄北中親友》詩:“旅恨生 烏 滸,鄉(xiāng)心繫 洛 橋。誰憐在炎客,一夕壯容銷?!?唐 鄭準(zhǔn) 《江南清明》詩:“旅恨共風(fēng)連夜起,韶光隨酒著人濃?!?/p>
西上
(1).向西去。我國地勢西高東低,故稱上。 唐 劉滄 《望未央宮》詩:“西上 秦 原見 未央 ,山嵐川色晚蒼蒼?!?唐 李群玉 《送蕭綰之桂林》詩:“ 桂 水秋更碧,寄書西上鱗?!?/p>
(2).入門左首的位置。古代尊右卑左,主人迎賓,先據(jù)左位,表示尊重?!秲x禮·聘禮》:“介皆與,北面西上?!?鄭玄 注:“入門左之位也?!?清 王夫之 《家世節(jié)錄》:“﹝ 王綱 ﹞與太守 古公 偕見直指使。 古公 自司馬郎出守郡,執(zhí)舊屬禮,與公爭西上?!?/p>
知音
知音 (zhīyīn)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读凶印珕枴?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白居易名句,送常秀才下第東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