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耒《白公祠》:
斯人不可見,千古懷清風(fēng)。
猶想鸞鳳姿,翛然山水中。
空祠遺像儼,過者為肅恭。
同時富貴人,泯滅知何窮。
公昔得所遇,慨然屢輸忠。
一傷巧舌刀,泯默類瘖聾。
出處竟無禍,卷舒詎知蹤。
被獲空嘆麟,不制方為龍。
注釋參考
巧舌
猶巧言。 唐 盧仝 《感古》詩之二:“昨日盈尺璧,今朝盡瑕棄。蒼蠅點垂棘,巧舌成錦綺。”
泯默
寂然無聲;寂然無言。 唐 韓愈 《雙鳥》詩:“得病不呻喚,泯默至死休?!?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二:“未幾,以古字得者來謁, 玉山 因問之曰:‘老兄頭場冒子中用三古字,何也?’其人泯默久之,對曰:‘茲事甚恠?!?明 楊慎 《陽關(guān)圖引》:“徘徊共勸少留連,泯默相看兩傾倒?!?/p>
瘖聾
(1).啞和聾。《淮南子·泰族訓(xùn)》:“瘖者不言,聾者不聞,既瘖且聾,人道不通。故有瘖聾之病者,雖破家求醫(yī)不顧其費。”
(2).喻對事物不聞不問,閉目塞聽?!逗鬂h書·儒林傳上·尹敏》:“ 永平 五年,詔書捕男子 周慮 。 慮 素有名稱,而善於 敏 , 敏 坐繫免官。及出,嘆曰:‘瘖聾之徒,真世之有道者也,何謂察察而遇斯患乎?’” 宋 梅堯臣 《前以詩答韓三子華后得其簡因敘下情》詩:“偶爾道瘖聾,多疑已竊指?!?/p>
張耒名句,白公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