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錢起《裴仆射東亭》
鳳扆任匡濟(jì),云溪難退還。致君超列辟,得道在榮班。
朱戟繚垣下,高齋芳樹間。隔花開遠(yuǎn)水,廢卷愛晴山。
晚沐值清興,知音同解顏。藉蘭開賜酒,留客下重關(guān)。
仙犬逐人靜,朝車映竹閑。則知真隱逸,未必謝區(qū)寰。
軒后三朝顧,赤松何足攀。
注釋參考
真隱
真正的隱者。 唐 杜甫 《獨(dú)酌》詩:“薄劣慙真隱,幽偏得自怡?!?/p>
未必
未必 (wèibì) 不一定;不見得 may not;not necessarily 未必有其實也?!獫h· 王充《論衡·訂鬼篇》 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濉?劉開《問說》 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 未必不過此已忘?!读凝S志異·促織》 他未必去北京區(qū)寰
境域;天下。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宋武帝誄》:“皇之遁世,屯難方阻,眷此區(qū)寰,閔爾淪胥?!薄段簳ぱ蛏顐鳌罚骸笆箙^(qū)寰之內(nèi),競務(wù)仁義之風(fēng);荒散之餘,漸知禮樂之用?!?唐 錢起 《裴仆射東亭詩》:“則知真隱逸,未必謝區(qū)寰。” 宋 蘇軾 《次韻劉京兆石林亭之作石本唐苑中物流散民間劉購得之》:“人失亦人得,要不出區(qū)寰?!?/p>
錢起名句,裴仆射東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