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悲秋獲少,誰懼夏畦難
出自唐代李商隱《大鹵平后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寄劉韋…于此縣寄居》:
驅(qū)馬繞河干,家山照露寒。
依然五柳在,況值百花殘。
昔去驚投筆,今來分掛冠。
不憂懸磬乏,乍喜覆盂安。
甑破寧回顧,舟沉豈暇看。
脫身離虎口,移疾就豬肝。
鬢入新年白,顏無舊日丹。
自悲秋獲少,誰懼夏畦難。
逸志忘鴻鵠,清香披蕙蘭。
還持一杯酒,坐想二公歡。
注釋參考
悲秋
悲秋 (bēiqiū) 看到秋無草木凋零而感到傷悲 feel sad with withered plants in the autumn 閑庭欹枕正悲秋。——?jiǎng)⒓嬖?h3>夏畦(1).指夏天在田地里勞動(dòng)的人。《孟子·滕文公下》:“脅肩諂笑,病于夏畦?!?朱熹 集注:“夏畦,夏月治畦之人也?!?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皁隸傭丐,皆得上父母丘墓;馬醫(yī)夏畦之鬼,無不受子孫追養(yǎng)者。” 清 趙翼 《毒暑》詩:“忽念夏畦苦,頓教心太平?!?/p>
(2).指卑躬屈膝,對人諂媚。 宋 蘇軾 《和陶詩·和己酉歲九月九日》:“ 伯始 真糞土,平生夏畦勞?!?宋 黃庭堅(jiān) 《題魏鄭公<砥柱銘>后》:“吾友 楊明叔 ……持身潔清,不以夏畦之面事上官,不以得上官之面陵其下。”
李商隱名句,大鹵平后移家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寄劉韋…于此縣寄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