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孟郊《塘下行》:
塘邊日欲斜,年少早還家。
徒將白羽扇,調(diào)妾木蘭花。
不是城頭樹,那棲來去鴉。
注釋參考
白羽扇
(1).特指古代軍中主將用來指揮作戰(zhàn)的白色羽毛扇?!短接[》卷七○二引 晉 裴啟 《語林》:“ 諸葛武侯 與 宣王 ( 司馬懿 )在 渭 濱將戰(zhàn), 武侯 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三軍皆隨其進(jìn)止?!薄稌x書·陳敏傳》:“ 敏 率萬餘人將與 卓 ( 甘卓 )戰(zhàn),未獲濟(jì), 榮 ( 顧榮 )以白羽扇麾之, 敏 眾潰散。” 南朝 梁簡文帝 《賦得白羽扇》詩:“可憐白羽扇,卻暑復(fù)來氛;終無 顧庶子 ( 顧榮 ),誰為一揮軍?!?宋 陸游 《秋思》詩:“破虜誰持白羽扇,從軍曾擁緑沉槍。”
(2).泛指白色的羽毛扇。 唐 李白 《夏日山中》詩:“嬾搖白羽扇,躶袒青林中。” 唐 孟郊 《塘下行》:“徒將白羽扇,調(diào)妾木蘭花?!?/p>
木蘭花
(1). 唐 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 唐 、 五代 詞中,有五十二字、五十四字、五十五字三體,都用仄韻,以七字句為主,雜以三字句。另有五十六字體,七言八句用仄韻,名《玉樓春》,又名《春曉曲》、《惜春容》。自 五代 以《木蘭花》混入《玉樓春》, 宋 人因之,不復(fù)區(qū)別。惟增減體仍用《木蘭花》名:其減為四十四字,雜用平韻者名《減字木蘭花》;減為五十字,雜用平韻者名《偷聲木蘭花》;增為一百零一字,全用平韻者名《木蘭花慢》。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字句格律與詞牌不同。南曲屬南呂宮,用作引子。北曲屬高平調(diào),用作小令,亦見于諸宮調(diào)。
孟郊名句,塘下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