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司馬光《送趙殿孫歸成都》:
蜀棧錦衣來,高堂綬笥開。
恩輝同日至,喜色共春回。
駟馬過鄰社,朝裾捧壽杯。
吾生無此樂,空使寸心摧。
注釋參考
蜀棧
蜀 中的棧道。一名閣道, 三國 蜀漢 時(shí)所建,故稱。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接櫂 隋 河溢,連蹄 蜀 棧刓。” 宋 曾鞏 《送李材叔知柳州序》:“彼不知繇京師而之 越 ,水陸之道皆安行,非若 閩 溪、 峽 江、 蜀 棧之不測。” 明 敖英 《輞川謁王右丞祠》詩:“ 蜀 棧青騾不可攀,孤臣無計(jì)出 秦 關(guān)?!?清 劉大櫆 《吳萼千墓志銘》:“ 秦 關(guān) 蜀 棧、 粵 嶺海嶠,靡不游,輒有以考其風(fēng)土俗尚之異,與其山川人物之奇?!?/p>
錦衣
(1).精美華麗的衣服。舊指顯貴者的服裝?!对姟で仫L(fēng)·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毛 傳:“錦衣,采色也。” 孔穎達(dá) 疏:“錦者,雜采為文,故云采衣也?!?唐 李白 《越中覽古》詩:“ 越王 句踐 破 吳 歸,義士還家盡錦衣?!?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駕行儀衛(wèi)》:“象七頭,各以文錦被其身……錦衣人跨其頸?!?/p>
(2).指禁衛(wèi)軍士卒?!肚皾h書平話》卷上:“黃羅旗蓋下,見三千個(gè)錦衣簇?fù)?,二百員戰(zhàn)將遮護(hù)。”
(3).指錦衣衛(wèi)。亦指錦衣衛(wèi)的官員。 明 馮夢龍 《智囊補(bǔ)·察智·周新異政》:“公在 浙 多異政,時(shí)錦衣紀(jì)綱擅寵,使千戶往 浙 輯事,作威受賂, 新 捕治之?!?清 余懷 《板橋雜記·軼事》:“ 定生 大為錦衣 馮可宗 所辱?!?清 孔尚任 《桃花扇·會(huì)獄》:“聽説要拿廵按 黃澍 、督撫 袁繼咸 、大錦衣 張薇 。”
高堂
(1) [hall with high ceiling]∶高大的廳堂
開戶內(nèi)光,坐高堂之上。——《論衡·別通》
觀其坐高堂。——明· 劉基《賣柑者言》
(2) [one's parents]∶指父母
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唐· 陳子昂《宿空舲峽青樹村浦》
搶劍辭高堂。——李白《送秀才從軍》
詳細(xì)解釋(1).高大的廳堂,大堂。《楚辭·招魂》:“高堂邃宇,檻層軒些?!?王逸 注:“言所造之室,其堂高顯?!薄逗鬂h書·馬融傳》:“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 唐 鄭鏦 《邯鄲俠少年》詩:“執(zhí)事非無膽,高堂念有親?!?清 納蘭性德 《雜詩》之五:“鶴鳴引雙雛,欲集高堂下。”
(2).借指華屋。 漢 桓譚 《新論·琴道》:“居則廣廈高堂,連闥洞房?!?/p>
(3).借指朝廷。語本《漢書·賈誼傳》:“人主之尊譬如堂,羣臣如陛,眾庶如地。故陛九級上,廉遠(yuǎn)地,則堂高?!?唐 李白 《萬憤詞投魏郎中》:“戀高堂而掩泣,淚血地而成泥?!?/p>
(4).指父母。 唐 韋應(yīng)物 《送黎六郎赴陽翟少府》詩:“秪應(yīng)傳善政,日夕慰高堂?!?明 夏完淳 《寄后張》詩:“汝為高堂不得來,我為高堂不得行。” 續(xù)范亭 《五百字詩》:“人人齊稱讚,早早交公糧,可以悅妻子,可以奉高堂?!?/p>
(5).高敞?!段簳ざ鱾唫鳌ぺw脩》:“是年,又為 脩 廣增宅,多所并兼,洞門高堂,房廡周博,崇麗擬於諸王?!?/p>
(6).復(fù)姓。 秦 有 高堂生 。見《史記·儒林列傳》。
綬笥
盛印綬的箱子?!逗鬂h書·方術(shù)傳下·許曼》:“ 隴西 太守 馮緄 始拜郡,開綬笥,有兩赤蛇分南北走?!?/p>
司馬光名句,送趙殿孫歸成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