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觴自引,不妨換羽與移宮
出自宋代李曾伯《水調(diào)歌頭(戊申和八窗叔為壽韻)》:
壯志宮小鵬背,宮萬里欲乘宮風(fēng)。
馬瘏宮裘敝,老來無復(fù)舊游重。
楚尾吳頭蜀口,三十載間陳跡,袞袞水之東。
休說射雕手,且學(xué)釣漁翁。
奚為者,聊爾耳,此山中。
壺觴自引,不妨換羽與移宮。
蓬矢桑弧何事,朝菌大椿皆分,識破色俱空。
掬潤弄明月,長嘯倚青松。
注釋參考
壺觴
酒器。 晉 陶潛 《歸去來辭》:“引壺觴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顏?!?唐 白居易 《將至東都先寄令狐留守》詩:“詩境忽來還自得,醉鄉(xiāng)潛去與誰期?東都添箇狂賓客,先報(bào)壺觴風(fēng)月知?!?金 馬定國 《送圖南》詩:“壺觴送客柳亭東,回首三 齊 落照中。” 清 顧炎武 《陶彭澤歸里》詩:“甕盎連朝濁,壺觴永日酣。”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四:“先生辨舟中幾人,服某某色;杯斝壺觴之屬,歷歷可數(shù)?!?/p>
自引
(1).zi{1-1}殺。《后漢書·虞詡傳》:“ 防 必欲害之,二日之中,傳考四獄,獄吏勸 詡 自引。 詡 曰:‘寧伏歐刀以示遠(yuǎn)近?!薄逗鬂h書·梁節(jié)王暢傳》:“臣小人,貪見明時(shí),不能即時(shí)自引,惟陛下哀臣,令得喘息漏刻?!?晉 潘岳 《寡婦賦》:“感三良之殉 秦 兮,甘捐生而自引?!?/p>
(2).自行引退。 漢 賈誼 《吊屈原賦》:“鳳縹縹其高逝兮,夫固自引而遠(yuǎn)去?!薄逗鬂h書·陳蕃傳》:“時(shí) 李膺 為 青州 刺史,名有威政,屬城聞風(fēng),皆自引去, 蕃 獨(dú)以清績留?!?宋 葉適 《辭免提舉上清太平宮狀》:“儻若貪榮冒處,不知自引,是彰圣朝濫予之過,而非所以為勸也?!?/p>
(3).自己攀引?!稘h書·韓延壽傳》:“ 延壽 聞知,即部吏案校 望之 在馮翊時(shí)廩犧官錢放散百餘萬。廩犧吏掠治急,自引與 望之 為姦。”
(4).自己抽身?!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骸耙蜃笫职?秦王 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 秦王 驚,自引而起,袖絶。”
(5).猶自發(fā)。 清 陳祚明 《采菽堂古詩選》卷二六:“ 何仲言 詩經(jīng)營匠心,惟取神會。生乎駢麗之時(shí),擺脫填綴之習(xí);清機(jī)自引,天懷獨(dú)流,狀景必幽,吐情能盡?!?/p>
不妨
不妨 (bùfáng) 最好還是 might as well 你不妨現(xiàn)在就告訴他 無任何害處 there is no harm in 你不妨去碰碰運(yùn)氣 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would 我不妨說,傳導(dǎo)聲音的機(jī)械裝置是完善的移宮
明 季三大案之一。 泰昌 元年, 光宗 死, 熹宗 當(dāng)立。 熹宗 撫養(yǎng)者 光宗 之寵妃 李選侍 與心腹宦官 魏忠賢 ,意欲借 熹宗 年幼而專權(quán),遂占據(jù) 乾清宮 不出。朝臣 劉一燝 、 周嘉謨 及 楊漣 、 左光斗 等力主不使 李 與 熹宗 同居一宮,迫使 李 遷移至 噦鸞宮 ,然后舉行即位儀式。史稱移宮之案。《明史·熹宗紀(jì)》:“時(shí)選侍 李氏 居 乾清宮 ,吏部尚書 周嘉謨 等及御史 左光斗 疏請選侍移宮,御史 王安舜 疏論 李可灼 進(jìn)葯之誤,‘紅丸’‘移宮’二案自是起?!?清 陳睿思 《閱三朝要典》詩:“紅丸梃擊連移宮,三案手翻亂廷平?!?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六:“今所傳三大案,惟‘移宮’略有關(guān)係。”
李曾伯名句,水調(diào)歌頭(戊申和八窗叔為壽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