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庭聞處才三百,蚓竅吟來忽五千
出自宋代劉克莊《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
識之無字憶髫年,霍地紅顏變雪顛。
求狗監(jiān)人難復得,如雞林相豈非賢。
鯉庭聞處才三百,蚓竅吟來忽五千。
寄語毛韓并衛(wèi)卜,不煩序亦不煩箋。
注釋參考
鯉庭
[accept father's advice]指受父訓;受家教
鯉庭傳事業(yè),雞樹遂翱翔。——劉禹錫《酬鄭州權(quán)舍人見寄》
詳細解釋《論語·季氏》載, 孔鯉 “趨而過庭”,遇見其父 孔子 , 孔子 教訓他要學詩、學禮。后因以“鯉庭”謂子受父訓之典。 唐 楊汝士 《宴楊仆射新昌里第》詩:“文章舊價留鸞掖,桃李新陰在 鯉 庭?!?元 耶律楚材 《又索六經(jīng)》詩:“莫教幼穉空相憶,日日求書到 鯉 庭。”昆劇《墻頭馬上》第一場:“書生誰似我, 鯉 庭中寸步難挪。”
三百
《論語·為政》:“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刑昺 疏:“按今《毛詩序》凡三百一十一篇,內(nèi)六篇亡,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今但言三百篇,故曰篇之大數(shù)?!焙笠浴叭佟敝复对娊?jīng)》。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明詩》:“三百之蔽,義歸無邪?!?清 姚鼐 《<敦拙堂詩集>序》:“文士得三百之義者,莫如 杜子美 ?!眳⒁姟?三百篇 ”。
蚓竅
(1).舊誤蚯蚓能鳴,其聲發(fā)于孔竅。比喻微不足道的音響。亦用以謙稱自己的文才。語本 唐 韓愈 軒轅 彌明 《石鼎聯(lián)句》:“時於蚯蚓竅,微作蒼蠅鳴?!?宋 劉克莊 《和徐常丞洪秘監(jiān)倡和》:“公詩妙巧過 般輸 ,蚓竅何堪和大儒?!?清 黃宗羲 《辭張郡侯請修郡志書》:“使山林者而與臺閣之事,蚓竅蠅鳴,豈諧《韶》《頀》?!?/p>
(2).泛指拙劣的詩文創(chuàng)作。 清 曹寅 《集唐詩跋》:“所謂奮蟲臂者不足以示 晉鄙 之椎,矜蚓竅者不足以喻驅(qū)山之鐸。” 清 趙翼 《題<敦拙堂詩集>》詩:“陽烏掩爝火,轟雷塞蚓竅?!?金一 《心聲》:“腐音溼響,纖態(tài)仄調(diào);讋鯨呿於蛙鳴,諧鳳吹於蚓竅?!?/p>
劉克莊名句,抄戊辰十月近稿七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彈跳的海綿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