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薩都剌《酹江月 過淮陰》:
短衣瘦馬,望楚天空闊,碧云林杪。
野水孤城斜日里,猶憶那回曾到。
古木鴉啼,紙灰風起,飛入淮陰廟。
椎牛釃酒,英雄千古誰吊。
何處漂母荒墳,清明落日,腸斷王孫草。
鳥盡弓藏成底事,百事不如歸好。
半夜鐘聲,五更雞唱,南北行人老。
道傍楊柳,青青春又來了。
注釋參考
鳥盡弓藏
鳥盡弓藏 (niǎojìn-gōngcáng) 鳥打完了,就把弓收藏起來。比喻天下既定或大功告成之后,就把曾經(jīng)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 cast sb.aside when be has served his purpose;kick sb. out after his services are no longer required,as the bow and arrow are stacked away when there are no more birds to shoot 成語解釋鳥沒有了,弓也就藏起來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經(jīng)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鳥盡弓藏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笔褂美湫〉軓恼鞣脚D回來,苦勸我東人隱逸。明知有“鳥盡弓藏”之禍。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元干 《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詞中。” 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摩渡蘆圖》詩:“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p>
百事
各種事務(wù);事事。《書·舜典》“納于百揆,百揆時敘” 孔 傳:“ 舜 舉八凱,使揆度百事,百事時敘,無廢事業(yè)。”《史記·淮陰侯列傳》:“審豪氂之小計,遺天下之大數(shù),智誠知之,決弗敢行者,百事之禍也。”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天部二》:“ 呂公忌 曰:‘九日天明時,以片餻搭兒女頭額?!T唬骸竷喊偈戮愀??!?茅盾 《子夜》十七:“我就是百事無味,心神不安!”
不如歸
見“ 不如歸去 ”。
薩都剌名句,酹江月 過淮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