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炎《滿江紅》:
宦海浮沉,名與字、不能彰徹。
青云上、諸公袞袞,難登狹劣。
結(jié)綬彈冠成底事,解頤折角皆虛說。
待黃粱、夢(mèng)覺始?xì)w來,非明哲。
易消釋,空中雪。
多虧缺,天邊月。
算人生必有,衰羸時(shí)節(jié)。
恁是一陽來復(fù)后,梅花柳眼先春發(fā)。
料明年、又老似今年,當(dāng)休歇。
注釋參考
結(jié)綬
佩系印綬。謂出仕為官。《漢書·蕭育傳》:“﹝ 蕭育 ﹞少與 陳咸 、 朱博 為友,著聞當(dāng)世。往者有 王陽 、 貢公 ,故 長(zhǎng)安 語曰:‘ 蕭 朱 結(jié)綬, 王 貢 彈冠’,言其相薦達(dá)也?!?唐 皇甫冉 《雜言無錫惠山寺流泉歌》:“我來結(jié)綬未經(jīng)秋,已厭微官憶舊游?!?明 梁辰魚 《浣紗記·不允》:“結(jié)綬 金馬 庭,高議 云臺(tái) 上。” 郁達(dá)夫 《自漢皋至辰陽流亡途中口占》:“豈為行吟來 楚 澤,終期結(jié)綬到南枝。”
彈冠
(1).彈去冠上的灰塵;整冠?!冻o·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王逸 注:“拂土芥也?!?/p>
(2).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 宋 蘇軾 《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詩(shī):“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序》:“予乃彈冠拭目,拜而窺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p>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內(nèi)無 金 張 之援,外乏彈冠之友?!?宋 孫光憲 《北夢(mèng)瑣言》卷七:“ 唐 襄陽 孟浩然 ,與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消息,乃入京謁之?!?王闿運(yùn) 《上曾總督書》:“故人朝升而良友彈冠,時(shí)相夕貶而黨與并空?!?/p>
(4).指為官。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shī):“十五好詩(shī)書,二十彈冠仕。” 宋 陸游 《憶昔》詩(shī):“早知虛起彈冠意,悔不常為秉燭游?!眳⒁姟?彈冠相慶 ”。
底事
(1).何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guān)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宋 張?jiān)?《賀新郎·送胡邦衡侍制赴新州》詞:“底事 崑崙 傾 砥柱 ,九地黃流亂注?”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底》:“ 江 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 唐 以來已入詩(shī)詞中?!?陳毅 《為蘇南磨擦答某君書》詩(shī):“投降緣底事?敵偽已圖窮?!?/p>
(2).此事。 宋 林希逸 《題達(dá)摩渡蘆圖》詩(shī):“若將底事比渠儂,老胡暗中定羞殺。” 清 李漁 《蜃中樓·怒遣》:“歸向慈親告,底事羞還怕。”
解頤
解頤 (jiěyí) 開顏歡笑;歡笑 smile 京國(guó)自攜手,同途欣解頤?!蛾悅}(cāng)別隴州司戶李維深》折角
(1). 漢元帝 時(shí),少府 五鹿充宗 治 梁丘 《易》,以貴幸善辯,諸儒莫敢與抗論。人有薦 朱云 者, 云 入,昂首論難,駁得 充宗 無言以對(duì)。諸儒為之語曰:“ 五鹿 岳岳, 朱云 折其角?!笔乱姟稘h書·朱云傳》。后以“折角”喻指雄辯。 宋 周邦彥 《汴都賦》:“雖有注河之辯,折角之口,終日危坐,抵掌而譚,猶不能既其萬一。” 清 黃景仁 《送容甫歸里》詩(shī):“此日眾中推折角,他年殿上待重茵?!?/p>
(2).指在爭(zhēng)論中被人駁倒。《舊五代史·周書·馮道傳》:“復(fù)有 梁 朝宰臣 李琪 ,每以文章自擅,曾進(jìn)《賀平中山王都表》云:‘復(fù) 真定 之逆城。’ 道 讓 琪 曰:‘昨來收復(fù) 定州 ,非 真定 也?!?琪 昧於地理,頓至折角?!?清 惜秋 旅生 《維新夢(mèng)·外交》:“看諸卿聞命即行,絶無繫戀,似此皇華之選,必?zé)o折角之虞?!?/p>
(3).謂折迭其邊角。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余嘗愛 趙子昂 《書跋》云:‘聚書藏書,良非易事。善觀書者……勿捲腦,勿折角,勿以爪侵字,勿以唾揭幅。’”特指折迭頭巾之角。 清 沉育 《郭有道墓》詩(shī):“士林爭(zhēng)折角,仙侶羨同舟。”參見“ 折角巾 ”。
虛說
無稽之談。 漢 劉向 《說苑·談叢》:“謁問析辭勿應(yīng),怪言虛説勿稱。謀先事則昌,事先謀則亡?!薄端螘し稌蟼鳌罚骸凹讑﹄U(xiǎn)好利,負(fù)吾事深;乙兇愚不齒,扇長(zhǎng)無賴;丙、丁趨走小子,唯知諂進(jìn),伺求長(zhǎng)短,共造虛説,致令禍陷骨肉,誅戮無辜?!薄赌鲜贰R竟陵文宣王子良傳》:“道路之談,自為虛説耳?!?唐 錢起 《山下別杜少府》詩(shī):“ 莊叟 幾虛説, 楊朱 空自述?!?/p>
王炎名句,滿江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