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子淳《頌古一○一首》:
日午煙凝山突兀,夜央天淡月嬋娟。
混然寂照寒宵永,明暗圓融未兆前。
注釋參考
混然
(1).混亂;亂雜。《荀子·非十二子》:“假今之世,飾邪説,文奸言,以梟亂天下,矞宇嵬瑣,使天下混然不知是非治亂之所存者,有人矣?!薄赌鲜贰に渭o(jì)下·明帝》:“ 阮佃夫 、 楊運(yùn)長(zhǎng) 、 王道隆 皆擅威權(quán),言為詔敕,郡守令長(zhǎng)一缺十除,內(nèi)外混然,官以賄命, 王 阮 家富於公室。”《新唐書·李渤傳》:“士之邪正混然無章。”
(2).渾然一體,不見痕跡。 宋 杜綰 《云林石譜·吉州石》:“其質(zhì)巉巖清潤(rùn),扣之有聲,間有三兩面,或混然窒塞,高數(shù)尺,無小巧者?!?宋 葉適 《安集兩淮申省狀》:“千里之州,百里之邑,混然一區(qū),煙火相望?!?明 馬愈 《馬氏日抄·犀毗》:“有以細(xì)石水磨混然成凹者,曰滑地犀毗焉?!?/p>
(3).無所知;糊涂?!盾髯印と逍А罚骸班l(xiāng)也,混然涂之人也,俄而竝乎 堯 禹 ,豈不賤而貴矣哉!鄉(xiāng)也,效門室之辨,混然曾不能決也,俄而原仁義,分是非,圖回天下於掌上而辯白黑,豈不愚而知矣哉!” 魯迅 《準(zhǔn)風(fēng)月談·夜頌》:“夜的降臨,抺殺了一切文人學(xué)士們當(dāng)光天化日之下,寫在耀眼的白紙上的超然,混然,恍然,勃然,粲然的文章,只剩下乞憐,討好,撒謊,騙人,吹牛,搗鬼的夜氣,形成一個(gè)燦爛的金色的光圈?!?/p>
(4).質(zhì)樸純真。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詩》:“ 率君 者,容貌高古,雅性混然。故機(jī)神妙用,無得而窺也?!?/p>
寒宵
寒夜。 唐 杜甫 《閣夜》詩:“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唐 于武陵 《客中》詩:“異國(guó)久為客,寒宵頻夢(mèng)歸?!?/p>
明暗
亦作“ 明闇 ”。1.明與暗;明顯與隱晦?!稘h書·劉向傳》:“由是觀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兇,昭然可見矣?!?漢 王充 《論衡·答佞》:“深謀明術(shù),深淺不能并行,明暗不能并知。” 晉 張華 《答何劭》詩之二:“明闇信異姿,靜躁亦殊形?!?/p>
(2).比喻政治清明與黑暗?!稘h書·終軍傳》:“夫明闇之徵,上亂飛鳥,下動(dòng)淵魚?!?/p>
(3).喻指聰慧或愚昧。 宋 歐陽修 《為君難論下》:“此非聽言之難,在聽者之明暗也?!?/p>
(4).比喻真假;是非。《西游記》第九五回:“﹝后妃等﹞一個(gè)個(gè)上前拜告道:‘望圣僧救得我真公主來,分了明暗,必當(dāng)重謝?!?/p>
圓融
(1).佛教語。破除偏執(zhí),圓滿融通?!独銍?yán)經(jīng)》卷十七:“ 如來 觀地、水、火、風(fēng),本性圓融,周徧法界,湛然常住。” 宋 蘇軾 《答子由頌》:“五藴皆非四大空,身心河岳盡圓融?!?葉圣陶 《倪煥之》十四:“眼前的愁煩是蛻化期間應(yīng)有的苦悶,超越了這一段期間,自然會(huì)入于圓融無礙的境界?!?/p>
(2).通融?!杜f五代史·唐書·明宗紀(jì)二》:“天下節(jié)度、防御使,除正、至、端午、降誕四節(jié)量事進(jìn)奉,達(dá)情而已。自於州府圓融,不得科斂百姓。”
(3).猶圓通。指文辭周密暢達(dá)。 清 黃宗羲 《與李杲堂陳介眉書》:“ 萬充宗 傳諭:以 高旦中 誌銘中有兩語,欲弟易之,稍就圓融?!?/p>
未兆
尚未顯出跡象?!独献印罚骸拔要?dú)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三國(guó) 魏 嵇康 《養(yǎng)生論》:“縱少覺悟,咸嘆恨於所遇之初,而不知慎眾險(xiǎn)於未兆,是由 桓侯 抱將死之疾,而怒 扁鵲 之先見,以覺痛之日為受病之始也?!?晉 葛洪 《抱樸子·審舉》:“人君雖明并日月,神鑒未兆,然萬機(jī)不可以獨(dú)統(tǒng),曲碎不可以親總,必假目以遐覽,借耳以廣聽?!?/p>
釋子淳名句,頌古一○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