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許月卿《六月雨十一首》:
麟筆大書六月雨,蟬聲靜掃一天秋。
天河倒挽甲兵洗,地寶咸歸秔稻疇。
雨余欹枕軒窗月,天際歸帆蘋蓼洲。
一飽了知天賜履,漉巾洗盞辦新芻。
注釋參考
了知
明知;領(lǐng)悟?!端螘ひ箸鼈鳌罚骸?倫 等皆是足下腹心爪牙,所以攜手相捨,非有怨恨也,了知事不可濟(jì),禍害已及故耳。”《百喻經(jīng)·三重樓喻》:“愚人見其壘墼作舍,猶懷疑惑,不能了知?!?宋 楊萬里 《至永州城外》詩:“了知?dú)w近猶看堠,更有愁來即入城?!?明 袁中道 《東游日記》:“入 瑯琊山 藏經(jīng)院,得木匣,乃《楞伽經(jīng)》也。見經(jīng)中字跡,忽然汗下,了知前生?!?/p>
賜履
(1).《左傳·僖公四年》:“賜我先君履,東至于海,西至于 河 ,南至于 穆陵 ,北至于 無棣 ?!?杜預(yù) 注:“履,所踐履之界。”后因以“賜履”指君主所賜的封地。 唐 柳宗元 《代裴中丞賀分淄青為三道節(jié)度表》:“山川備臨制之形,道途適征徭之便,俾侯既定,賜履以寧?!?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四:“ 湯丞相 封 慶國公 ,命下, 湯公 謂此 仁宗 賜履之國,自 天圣 以來無封者,欲請避之。” 明 張煌言 《和定西侯張侯服品題金山原韻》之三:“何人獨(dú)受專征詔,賜履由來首 渭 津 ?!?/p>
(2).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正失·葉令祠》:“俗説 孝明帝 時(shí)尚書郎 河 東 王喬 遷為 葉 令, 喬 有神術(shù),每月朔常詣臺(tái)朝,帝怪其來數(shù)而無車騎,密令太史候望,言其臨至?xí)r,常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因伏侍,見鳧舉羅,但得一雙舄耳。使尚方識(shí)視,四年中所賜尚書官屬履也?!焙笥谩百n履”表示任京官。 唐 杜甫 《長沙送李十一銜》詩:“遠(yuǎn)愧尚方曾賜履,竟非吾土倦登樓。” 浦起龍 心解:“自敘,言昔曾遙賜緋魚,今乃淹留南紀(jì),以別后之蹤,為舊交告也?!?宋 葉夢得 《送沉傳曜》詩:“何力償賜履,緬慚羨歸軒。”
漉巾
即漉酒巾。 明 王世貞 《雪中寄張職方莊》詩:“客自呼投轄,君能問漉巾?!眳⒁姟?漉酒 ”、“ 漉酒巾 ”。
洗盞
亦作“ 洗醆 ”。洗杯。指飲酒。 唐 杜甫 《謝嚴(yán)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詩:“鳴鞭走送憐漁父,洗盞開嘗對馬軍?!?宋 蘇軾 《前赤壁賦》:“客喜而笑,洗盞更酌。” 清 姚鼐 《從千佛寺回過汋突泉暮飲張氏園》詩:“卻入荒園洗盞坐,旁有小泉時(shí)復(fù)鳴。” 清 姚鼐 《贈(zèng)侍潞川》詩:“紅鐙照故人,洗醆復(fù)相勸?!?/p>
許月卿名句,六月雨十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