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張舜民《灑然堂》:
何必徜徉水石間,聽君言語已孱顏。
三湘盡處猶逢竹,五嶺回時卻見山。
吏案總教如雁雁,靈源我且似鷗閒。
天邊猿鶴皆相識,惟欠攜筇日往還。
注釋參考
何必
何必 (hébì)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there is no need;why 何必去那么早徜徉
(1).猶徘徊。盤旋往返?!痘茨献印と碎g訓(xùn)》:“翱翔乎忽荒之上,徜徉乎虹蜺之間?!贬溽?,一本作“ 析惕 ”。
(2).猶彷徨。心神不寧貌?!段倪x·張衡<思玄賦>》:“會 帝軒 之未歸兮,悵徜徉而延佇。”舊注:“悵徜徉,思貌。”一本作“ 倘佯 ”?!逗鬂h書·張衡傳》作“相佯”。
(3).安閑自得貌。 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膏吾車兮秣吾馬,從子於 盤 兮,終吾生以徜徉?!?宋 陳亮 《何少嘉墓志銘》:“仲兄 大雅 以疾不涉事, 少嘉 時其起居,使得徜徉以自養(yǎng)疾?!?明 張羽 《秋日苕溪·道中》詩:“閑行無物役,洄沿自徜徉。”
水石
(1).指流水與水中之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溱水》:“水石驚瀨,傳響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宋 蘇軾 《石鐘山記》:“ 酈元 以為下臨深潭,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
(2).猶泉石。多借指清麗勝景。 唐 李白 《經(jīng)亂后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忽思 剡溪 去,水石遠清妙?!?五代 齊己 《將之匡岳過尋陽》詩:“此路便堪歸水石,何門更合向塵埃。” 宋 王安石 《同陳伯通錢材翁游山二君有詩因次原韻》:“強策羸驂尋水石,忽驚幽鳥下煙林?!?宋 蘇軾 《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jīng)歷》詩:“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p>
言語
言語 (yányǔ) 說出來的話;說出來的一個詞 spoken language;speech 言語 (yányu) 〈方〉∶招呼;回答;開口 speak out 回答呀,別不言語 言語 (yányu) 說話 speech;answer;speak;talk 與人罕言語?!鳌?魏禧《大鐵椎傳》 市人之言語?!啤?杜牧《阿房宮賦》孱顏
(1).參差不齊貌?!稘h書·司馬相如傳下》:“沛艾赳螑仡以佁儗兮,放散畔岸驤以孱顏。” 顏師古 注:“孱顏,不齊也。” 宋 王安石 《次韻曾子翊赴舒州官見詒之詩》:“一水碧羅裁繚繞,萬峯蒼玉刻孱顏?!?清 錢謙益 《過清流關(guān)和尹員外》:“我來弔古 清流關(guān) ,升關(guān)四望山孱顏?!?/p>
(2).斑駁陸離貌。 宋 司馬光 《和張文裕初寒》之四:“晴空煙澹泊,返照雪孱顏?!?龐樹松 《檗子書來約游》詩:“ 南屏 依舊碧孱顏,先烈祠堂草棘間?!?/p>
(3).險峻、高聳貌。 唐 李商隱 《荊山》詩:“壓河連華勢孱顏,鳥沒云歸一望間?!?明 高啟 《同謝國史游鐘山逢鐵冠先生》詩:“日日城中望 鐘山 ,孤塔縹緲峯孱顏?!?清 錢謙益 《畫士張季挽詞》:“俠骨千年埋傲兀,孤墳三尺起孱顏?!?清 顧炎武 《攝山》詩:“徵君舊宅此山中,山館孱顏往蹟空?!?/p>
(4).指高峻的山嶺。 唐 李紳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詩:“ 周王 止化惟 荊蠻 , 漢武 鑿遠通孱顏?!?宋 蘇軾 《峽山寺》詩:“天開清遠峽,地轉(zhuǎn)凝碧灣。我行無遲速,攝衣步孱顏?!?清 王策 《浣溪沙·玉山道中》詞:“野堠斜明遠樹間,幾家邨屋嵌孱顏?!?
張舜民名句,灑然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