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樓鎌《瓊花行》:
瓊花未信無雙無,特與翔鶴游江都。
炷香展敬下古殿,相羊盤礴亭南隅。
我欲歌之詞,我欲聲之詩。
龍蛇滿四壁,妍丑紛淋漓。
一笑訊花花不語,斯須花以臆對之。
自從天上來蕃厘,墨卿楚客知心誰。
本來有是自三異,惠肅一辯公寵賁。
厥今太守有父風(fēng),兩句寫出無雙意。
直教彈壓千萬春,香不隨風(fēng)潛墮地。
我聞此語警且喜,不孤迢遞來千里。
花兮報稱為如何,年年三月花開多。
注釋參考
自從
自從 (zìcóng) 介詞,表示過去的某段時間的起點 since 自從去年秋天到現(xiàn)在上來
上來 (shànglái) 開始;起頭 begin;at the beginning 上來先少說話 上來 (shànglái) 從低處到高處 up to;come up 跳上來了 抬上來了 表示人或事物隨動作趨近于某處。帶名詞時,動詞和“上來”中間一般不能加“得、不” get near 又圍上來一群人 表示人員或事物隨動作由較低部門(層)到較高部門(層) reach higher organization 你是什么時候調(diào)上來的 表示成功地完成某一動作。動詞和“上來”中間常加“得、不”。動詞限于“說、唱、學(xué)、答、背、叫、念”等少數(shù)幾個 be able to do 究竟為什么,我也說不上來 表示狀態(tài)發(fā)展,兼有范圍逐漸擴大的意思。形容詞限于“熱、涼、黑”等少數(shù)幾個 gradually 暖氣片慢慢熱上來了蕃厘
洪福。《漢書·禮樂志》:“惟泰元尊,媼神蕃釐?!?顏師古 注:“蕃,多也;釐,福也?!?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宿明堂齋殿行禋祀禮》:“在天列圣皆欣顧,宜有蕃釐錫圣君。” 元 揭傒斯 《送唐尊師祠武當》詩:“蕃釐更為吾皇祝,下國時豐雨露饒?!?/p>
墨卿
(1).文人的別稱。 唐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詩:“隨牒牽黃綬,離羣會墨卿。” 宋 葉適 《徐道暉墓志銘》:“發(fā)今人未悟之機,回百年已廢之學(xué),使后復(fù)言 唐 詩自君始,不亦詞人墨卿之一快也!” 清 王夫之 《南岳賦》:“墨卿韻留于金石,琴客曲寫其猗蘭?!?/p>
(2).墨的戲稱。 宋 蘇軾 《萬石君羅文傳》:“是時 墨卿 、 楮先生 ,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歡甚,時人以為文苑四貴?!卑?,文中的四人為毛純、羅文、墨卿、楮先生,各指筆、硯、墨、紙。
楚客
(1).指 屈原 。 屈原 忠而被謗,身遭放逐,流落他鄉(xiāng),故稱“楚客”。 唐 李白 《愁陽春賦》:“ 明妃 玉塞, 楚 客楓林,試登高而望遠,痛切骨而傷心?!?唐 李商隱 《九日》詩:“不學(xué) 漢 臣栽苜蓿,空教 楚 客詠江蘺?!?宋 賀鑄 《海陵西樓寓目》詩:“王孫莫顧 漳 濱臥,漁父何知 楚 客才?!?/p>
(2).泛指客居他鄉(xiāng)的人。 唐 岑參 《送人歸江寧》詩:“ 楚 客憶鄉(xiāng)信,向家湖水長?!?唐 顧兆熊 《送友人歸漢陽》詩:“罇前別 楚 客,云水思縈回。” 宋 柳永 《卜算子》詞:“江楓漸老,汀蕙半凋,滿目敗紅衰翠。 楚 客登臨,正是暮秋天氣。”
知心
知心 (zhīxīn) 彼此非常了解而關(guān)系密切 intimate 知心朋友樓鎌名句,瓊花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