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戎昱《聽杜山人{1-1}彈胡笳》:
綠琴胡笳誰妙彈,山人杜陵名庭蘭。
杜君少與山人友,山人沒來今已久。
當時海內(nèi)求知音,囑付胡笳入君手。
杜陵攻琴四十年,琴聲在音不在弦。
座中為我奏此曲,滿堂蕭瑟如窮邊。
第一第二拍,淚盡蛾眉沒蕃客。
更聞出塞入塞聲,穹廬氈帳難為情。
胡天雨雪四時下,五月不曾芳草生。
須臾促軫變宮徵,一聲悲兮一聲喜。
南看漢月雙眼明,卻顧胡兒寸心死。
回鶻數(shù)年收洛陽,洛陽士女皆驅(qū)將。
豈無父母與兄弟,聞此哀情皆斷腸。
杜陵先生證此道,沈家祝家皆絕倒。
如今世上雅風衰,若個深知此聲好。
世上愛箏不愛琴,則明此調(diào)難知音。
今朝促軫為君奏,不向俗流傳此心。
注釋參考
世上
世上 (shìshàng) 世界上;人間 in the world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知音
知音 (zhīyīn) 古代伯牙善于彈琴,鐘子期善于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寄托的心意 a friend keenly appreciative of one’s talents 子期死, 伯牙絕弦,以無知音者。——《列子·湯問》 后來用知音稱知己,能賞識的人 知心朋友 intimate friend; bosom friend戎昱名句,聽杜山人彈胡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