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安石《韓持國見訪》:
余生非匏瓜,於世不無求。
弱力憚耕稼,衣食當(dāng)周流。
起家始二十,南北今白頭。
愁傷意已敗,罷病恐難瘳。
江湖把一節(jié),屢乞東南州。
治民豈吾能,閑僻庶可偷。
謬恩當(dāng)徂冬,黽勉始今秋。
豈敢事高蹇,茫然乖本謀。
撫心私自憐,仰屋竊嘆愀。
強騎黃饑馬,欲語將誰投。
賴此城下宅,數(shù)蒙故人留。
攬衣坐中庭,仰視白云浮。
白云御西風(fēng),一一向滄洲。
安得兩黃鵠,跨之與云游。
注釋參考
撫心
(1).謂收斂心神。 戰(zhàn)國 楚 宋玉 《神女賦》序:“於是撫心定氣,復(fù)見所夢。”
(2).撫mo{1~1}胸口。表示感嘆?!读凶印珕枴罚骸?師襄 乃撫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彈也!雖 師曠 之清角, 鄒衍 之吹律,亡以加之。’”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明 夏完淳 《懷李舒章》詩:“引領(lǐng)不可見,撫心徒自傷?!?馬駿聲 《端陽赫麗樓獨酌》詩:“客里光陰草草過,撫心高蹈奈愁何!”
(3).撫mo{1~1}胸口。表示反省自問。 明 于謙 《辭欽賜第宅疏》:“臣羌無分寸之功,而叨受非分之賜,撫心如懼,揣分何堪?!?清 昭槤 《嘯亭雜錄·朱白泉獄中上百朱二公書》:“受圣主累世豢養(yǎng)之恩,懷名師特達知遇之感,撫心切齒,罔報涓埃。”
自憐
亦作“ 自憐 ”。自傷;自我憐惜。 漢 王褒 《九懷·通路》:“陰憂兮感余,惆悵兮自憐?!?晉 束晳 《貧家賦》:“行乞貸而無處,退顧影以自憐?!?北齊 顏之推 《神仙》詩:“鏡中不相識,捫心徒自憐。” 唐 岑參 《初授官題高冠草堂》詩:“自憐無舊業(yè),不敢恥微官?!?宋 歐陽修 《三日赴宴口占》:“共喜流觴修故事,自憐霜鬢惜年華?!?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學(xué)生和玉佛》:“驚擾詎云妄?奔逃只自憐。”
見“ 自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