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晁端禮《水龍吟》
小桃零落春將半。雙燕卻來池館。名園相倚,初開繁杏,一枝遙見。竹外斜穿,柳間深映,粉愁香怨。任紅敧宋玉,墻頭千里,曾牽惹、人腸斷。常記山城斜路,噴清香、日遲風(fēng)暖。春陰挫後,馬前惆悵,滿枝紅淺。深院簾垂雨,愁人處、碎紅千片。料明年更發(fā),多應(yīng)更好,約鄰翁看。
注釋參考
卻來
亦作“卻來”。歸來。 唐 李白 《東魯見狄博通》詩:“謂言掛席度滄海,卻來應(yīng)是無長風(fēng)?!?宋 蘇軾 《送安節(jié)》詩之十四:“萬里卻來日,一庵仍獨居。”
池館
亦作“ 池舘 ”。池苑館舍。 南朝 齊 謝朓 《游后園賦》:“惠氣湛兮帷殿肅,清陰起兮池館涼。” 宋 韓維 《登湖光亭》詩:“雪盡塵消徑露沙,公家池舘似山家?!?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侍御有池館在 柘溪 ,去城絶遠(yuǎn)。”
晁端禮名句,水龍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