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無廉恥,不可治也;非修禮義,廉恥不立。
出自兩漢 劉安及其門客《淮南子·泰族訓(xùn)》:
摘自《淮南子·泰族訓(xùn)》
解釋:百姓沒有廉恥之心,是不能夠治理的;不去修治禮義,廉恥觀念就不能建立。
原文摘要:
兵焉。賂以寶玉駿馬,宮之奇諫而不聽,言而不用,越疆而去,荀息伐之,兵不血刃,抱寶牽馬而去。故守不待渠 而固,攻不待沖降而成拔,得賢之與失賢也。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魯,而天下莫能亡也;璩伯玉以其仁寧衛(wèi),而天下莫能危也?!兑住吩唬骸柏S其屋,蔀其家,窺其戶,閱其無人?!睙o人者,非無眾庶也,言無圣人以統(tǒng)理之也。民無廉恥,不可治也;非修禮義,廉恥不立。民不知禮義,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廢丑,不向禮義。無法不可以為治也。不知禮義不可以行法。法能殺不孝者,而不能使人為孔、曾之行。法能刑竊盜者,而不能使人 為伯夷之廉??鬃拥茏悠呤?,養(yǎng)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梯,言為文章,行為儀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化之所致也。夫刻肌膚,镵
注釋參考
廉恥
廉恥 (liánchǐ) 廉操與知恥 honor and shame; sense of honour 不識廉恥 不顧廉恥的人不可
不可 (bùkě) 不可能;不可以 should not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巍ど蚶ā秹粝P談·活板》 學(xué)不可以已?!盾髯印駥W(xué)》 決不能,必須不 must not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鑒》 不可一概而論 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simply must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修禮
施行禮教。 漢 桓寬 《鹽鐵論·誅秦》:“ 周 室修禮長文,然國翦弱,不能自存?!?南朝 齊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故選將開邊,勞來安集,加以納款通和,布德修禮。”
劉安及其門客名句,淮南子·泰族訓(xùn)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