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黃帝書,猶今六韜經(jīng)
出自宋代文天祥《彭通伯衛(wèi)和堂》:
理身如理國,用藥如用兵。
人能保天和,于身為太平。
外邪奸其間,甚于寇搶攘。
守護(hù)一不謹(jǐn),乘間敵益勍。
古有黃帝書,猶今六韜經(jīng)。
悍夫命雄喙,仁將資參苓。
羽衣為其徒,識破陰陽爭。
指授別生死,錚然震能名。
道家攝鉛汞,膚腠如重扃。
到頭關(guān)鍵密,六氣無敢嬰。
君方建旗鼓,不敢走且驚。
他時櫜吾弓,閉門讀黃庭。
注釋參考
帝書
道教傳說中指天書之類?!对企牌呋`》卷七:“皇文帝書,皆出自然?!?/p>
六韜
亦作“ 六弢 ”。1.兵書名。舊題 周 呂望 撰。分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六卷。《莊子·徐無鬼》:“吾所以説吾君者,橫説之則以《詩》《書》《禮》《樂》,從説之則以《金板》《六弢》?!?成玄英 疏:“《金版》《六弢》,《周書》篇名也,或言祕讖也。本有作韜字者,隨字讀之,云是 太公 兵法,謂文武虎豹龍犬六弢也?!?/p>
(2).后世用以指稱兵法韜略。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撰征賦序》:“法奇於三略,義秘於六韜。” 宋 張孝祥 《水調(diào)歌頭·送劉恭父趨朝》詞:“金版六韜初試,煙歛山空迥,低草見牛羊。” 明 汪廷訥 《種玉記·薦甥》:“你精三略,諳六韜, 養(yǎng)由基 穿楊技高?!?/p>
文天祥名句,彭通伯衛(wèi)和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