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崇岳《送化主》:
即心即佛眼中屑,非心非佛轉(zhuǎn)乖真。
大唐國里無南北,盡是靈山一會人。
注釋參考
即心即佛
亦作“ 即心是佛 ”。佛教禪宗謂本心即佛,明心見性即是成佛。 唐 慧能 《壇經(jīng)·機緣品》:“問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諭?!瘞熢唬骸澳畈簧葱?,后念不滅即佛。成一切相即心,離一切相即佛?!薄毒暗聜鳠翡洝っ髦荽竺飞椒ǔ6U師》:“任汝非心非佛,我只管即心即佛。” 明 郎瑛 《七修類稿·義理十五·十八重地獄》:“佛氏以即心是佛、妄行為業(yè),皆目前者也?!?/p>
眼中
猶言心目中。 宋 蘇軾 《予以事繫御史臺獄遺子由》詩之二:“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p>
非心
邪心?!稌酌罚骸袄K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孔 傳:“言侍左右之臣,彈正過誤,檢其非妄之心,使能繼先王之功業(yè)。” 清 侯方域 《豫省試策一》:“所以格非心,緝敬勝也?!?/p>
釋崇岳名句,送化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