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七天門問答
問:《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七天門》的作者是誰?
答: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七天門的作者是梅堯臣
問: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七天門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七天門是宋代的作品
問:古壁何蒼蒼,穿云玉梯出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古壁何蒼蒼,穿云玉梯出 出自 宋代梅堯臣的《同永叔子聰游嵩山賦十二題其七天門》
問:古壁何蒼蒼,穿云玉梯出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古壁何蒼蒼,穿云玉梯出 的下一句是 欻然起青冥,卻立觀少室。
問:出自梅堯臣的名句有哪些?
答:梅堯臣名句大全
- 相和歌辭。長門怨自閉長門經(jīng)幾秋,羅衣濕盡淚還流。一種蛾眉明月夜,南宮歌管北宮愁。
- 清漣磯獨坐綠篠清漣得釣磯,制名翻與實相違。沉鉤不忍潛魚亂,回棹常侵宿鳥飛。林靄散余知月上,水風(fēng)清極怯秋歸。興來詩就觴來盡,不信人間有是非。
- 送成庫部肅建安監(jiān)稅萬樹青青帶雨寒,離亭相別淚闌干。莫將便作無情物,亦待抽身入建安。
- 寄宋嗣宗蜀江自嶓冢,流惡及丘原。寧止數(shù)斗泥,乃有千丈渾。帝選高才郎,遠(yuǎn)來乘輶軒。凄然在川上,會思澄其源。重部今何如,想無風(fēng)水昏。激濁使之清,未覺禹功尊。我戚閭丘生,短衣方服轅。得為經(jīng)途尉,可致薄夫敦。何須讀刑書,顧欲多平反。但令吏不污,信是民無冤。
- 桃花年少劉郎初見時,似笑東風(fēng)三兩枝。劉郎白發(fā)欲再見,前溪落盡迷佳期。
- 綿州錄參廳觀姜楚公畫鷹少陵為作詩者我來訪古涪之濱,不辭百岡冀一真。走馬朝尋海棕館,斫膾夜醉魴魚津。越王高樓亦已換,俯仰今古堪悲辛。督郵官舍最卑陋,棟撓楹腐知幾春?巋然此壁獨亡恙,老槎勁翮完如新。向來劫火何自免,叱呵守護(hù)疑有神。妖狐九尾穴中國,共置不問如越秦。天時此物合致用,下韝指呼端在人。會當(dāng)原野灑毛血,坐令萬里清煙塵。老眼還憂不及見,詩成肝膽空輪囷。
- 桂枝香(天柱山房擬賦蟹)松江巖側(cè)。正亂葉墜紅,殘浪收碧。猶記燈寒暗聚,籪疏輕入。休嫌郭索尊前笑,且開顏、其傾芳液。翠橙絲霧,玉蔥浣雪,嫩黃初擘。自那日、新詩換得。又幾度相逢,落潮秋色。常是籬邊早菊,慰渠岑寂。如今謾江山興,更誰憐、草泥蹤跡。但將身世,浮沈醉鄉(xiāng),舊游休憶。
- 白蓮井花新抻白芙蕖,坐看紛紛脫雪膚。自拾落英浮水面,玉舟撩亂滿江湖。
- 鷓鴣天(了堂凈惠師示予寒食感懷二闋,因次其韻)每上春泥向曉干。花間幽鳥舞姍姍。年華不管人將老,門外東風(fēng)依舊寒。投簪易,息機難。鹿門歸路不曾關(guān)。羨君早覺無生法,識破南柯一夢間。
- 石楠樹石楠紅葉透簾春,憶得妝成下錦茵。試折一枝含萬恨,分明說向夢中人。
- 風(fēng)送入,渡江櫓——— 張之翰金縷曲 送可與,即用其韻
- 雨添南澗藻,風(fēng)偃北堂萱——— 王之道哀徐朝議恭人潘氏
- 禁樹曾摛藻,臺烏舊避塵——— 羅隱投寄韋右丞
- 適意秋風(fēng)寧為鱠,驚心半夜忽聞鐘——— 劉過上袁文昌知平江五首
- 禁苑韶年此日歸,東郊道上轉(zhuǎn)青旂——— 劉憲奉和立春日內(nèi)出彩花樹應(yīng)制(一作人日大明宮應(yīng)制)
- 清嘯送落日,與世永相忘——— 陸游竹窗晝眠
- 萬里朝臺勞寄夢,十年侯國阻趨塵。——— 羅隱得宣州竇尚書書因投寄二首
- 靈巖聞曉籟,洞浦漲秋潮——— 駱賓王冬日野望
- 芳草易添閑客恨,垂楊難系行人腳——— 蕭允之滿江紅(雨中有懷)
- 域中寧有一毫真,靜極方知眾妙存——— 朱翌題足軒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