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呂公著《分題得癭林壺》:
天地產(chǎn)眾材,任材謂之智。
棟桷與楹杙,小大無有棄。
方者以矩度,圓者中規(guī)制。
嗟爾木之癭,何異肉有贅。
生成擁腫姿,賦象難取類。
櫽括所不施,鉤繩為爾廢。
大匠睨而往,惻然乃有意。
孰非造化功,而終配不器。
刳剔虛其中,朱漆為之偽。
斟漿挹酒醴,施用惟其利。
犠象非不珍,金罍豈不貴。
設(shè)之于楹階,十目肯注視。
幸因左右容,反見為奇異。
人之于才性,夫豈遠(yuǎn)于是。
性雖有不善,在教之揉勵(lì)。
才亡不可用,由上所措置。
飾陋就其長,皆得為良士。
執(zhí)一以廢百,眾功何由備。
是惟圣人心,能通天下志。
注釋參考
不施
不見施用。 唐 韓愈 《貞耀先生墓志銘》:“維卒不施,以昌其詩?!?/p>
不簡慢。施,通“ 弛 ”?!墩撜Z·微子》:“君子不施其親?!?劉寶楠 正義:“不施, 漢 石經(jīng)同?!夺屛摹纷鳌怀凇?。施、弛二字,古多通用……此文不施,即‘不弛’假借。 鄭 注《坊記》云:‘弛,棄忘也?!?/p>
鉤繩
木工用以正曲直的工具。《管子·形勢(shì)解》:“ 奚仲 之為車器也,方圓曲直皆中規(guī)矩鉤繩,故機(jī)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堅(jiān)固?!薄段倪x·左思<魏都賦>》:“工徒擬議而騁巧,闡鉤繩之筌緒?!?呂延濟(jì) 注:“鉤,曲尺也,繩所以直木者?!?唐 王勃 《益州德陽縣善寂寺碑》:“理鉤繩於日用,憑藻繢於天成?!?/p>
為爾
猶言如此。 晉 王羲之 《問慰諸帖上》:“吾至乏劣,為爾日日,力不一一?!薄赌鲜贰ね跞趥鳌罚骸盀闋柤偶?, 鄧禹 笑人。”
呂公著名句,分題得癭林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