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我來宛丘,牽衣舞兒童
出自宋代蘇軾《潁州初別子由二首》:
近別不改容,遠(yuǎn)別涕沾胸。
咫尺不相見,實(shí)與千里同。
人生無離別,誰知恩愛重。
始我來宛丘,牽衣舞兒童。
便知有此恨,留我過秋風(fēng)。
秋風(fēng)亦已過,別恨終無窮。
問我何年歸?我言歲在東。
離合既循環(huán),憂喜迭相攻。
語此長太息,我生如飛蓬。
多憂發(fā)早白,不見六一翁。
注釋參考
宛丘
地名。古 宛丘 地為 春秋 時 陳 都, 秦 置 陳縣 , 隋 開皇 初改稱 宛丘縣 , 清 為 淮寧縣 ,即今 河南 淮陽縣 。傳縣東南有 宛丘 ,高二丈,但久已平?jīng)],不可考?!对姟り愶L(fēng)·宛丘》:“子之湯兮, 宛丘 之上兮?!奔粗复饲?。一說,四方高中央低為宛丘。參閱《詩·陳風(fēng)·宛丘》 毛 傳。
牽衣
見“ 牽裾 ”。
兒童
兒童 (értóng) 年紀(jì)小于少年的幼孩 children 兒童相見不相識?!啤?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蘇軾名句,潁州初別子由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