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復《讀陶淵明詩》:
淵明才力高,詩語最蕭散。
矯首捐末事,闊步探幽遠。
初若不相屬,再味意方見。
曠然閑寂中,奇趣高蹇{左山右產(chǎn)}。
眾辭肆滂葩,奸怪露舒慘。
凋刻雖云工,真風在平澹。
距今幾百年,有作皆愧赧。
予嘗跂清塵,忽忽氣相感。
安得起從游,絕頂與同覽。
注釋參考
淵明
深遠明達。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劉后主志》:“非淵明弘鑒,則中興之業(yè),何容易哉?”
才力
才力 (cáilì) 才華;智力 force of personality;talent 才力應難跨數(shù)公,凡今誰是出群雄?!啤?杜甫《戲為六絕句(之四)》 一代宗師才力薄,望溪文集 阮亭詩?!?清· 袁枚《仿 元遺山論詩》(之一) 才力超群詩語
詩的語言?!稘h書·禮樂志》:“其威儀足以充目,音聲足以動耳,詩語足以感心,故聞其音而德和,省其詩而志正,論其數(shù)而法立?!?宋 劉攽 《和楊十七傷蘇子美》:“窮途詩語尤慨慷,暮年筆法加豪逞?!?郭沫若 《我的作詩的經(jīng)過》:“詩語的定型反復,是受著 華格訥 歌劇的影響。”
蕭散
猶蕭灑。形容舉止、神情、風格等自然,不拘束;閑散舒適。《西京雜記》卷二:“ 司馬相如 為《上林》、《子虛》賦,意思蕭散,不復與外事相關?!?唐 張九齡 《林亭詠》:“從茲果蕭散,無事亦無營?!?宋 曾鞏 《招隱寺》詩:“我亦本蕭散,至此更怡然?!?清 方苞 《重建潤州鶴林寺記》:“佛之理吾不信,而竊喜其教,絶婚宦,公貨財,布衣疏食,隨地可安,士之蕭散孤介,而不欲違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p>
(1).消散;消釋?!稌x書·恭帝紀論》:“雖有手握戎麾,心存舊國,迴首無良,忽焉蕭散。” 唐 皎然 《送大寶上人歸楚山》詩:“獨鶴翩翻飛不定,歸云蕭散會無因?!?明 劉基 《自天章入城作》詩:“煩襟得蕭散,似欲忘覉旅?!?/p>
(2).蕭條;凄涼。 南朝 梁 何遜 《和司馬博士詠雪》:“蕭散忽如盡,徘徊已復新。” 唐 韋應物 《獨游西齋寄崔主簿》詩:“秋齋正蕭散,煙水易昏夕?!?宋 蘇軾 《和李太白》:“野情轉蕭散,世道有翻覆?!?清 曹寅 《宿金氏園亭》詩:“蕭散人問意,孤云第幾峰?!?/p>
李復名句,讀陶淵明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