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駱賓王《樂大夫挽詞五首》
可嘆浮生促,吁嗟此路難。丘陵一起恨,言笑幾時(shí)歡。
蕭索郊埏晚,荒涼井徑寒。誰當(dāng)門下客,獨(dú)見有任安。
蒿里誰家地,松門何代丘。百年三萬日,一別幾千秋。
返照寒無影,窮泉凍不流。居然同物化,何處欲藏舟。
昔去梅笳發(fā),今來薤露晞。彤騶朝帝闕,丹旐背王畿。
城郭猶疑是,原陵稍覺非。九原如可作,千載與誰歸。
一旦先朝菌,千秋掩夜臺。青烏新兆去,白馬故人來。
草露當(dāng)春泣,松風(fēng)向暮哀。寧知荒壟外,吊鶴自裴徊。
忽見泉臺路,猶疑水鏡懸。何如開白日,非復(fù)睹青天。
華表迎千歲,幽扃送百年。獨(dú)嗟流水引,長掩伯牙弦。
注釋參考
彤騶
騎馬為達(dá)官貴人吆喝開路的前導(dǎo)。身著紅衣紅帽,故稱。 唐 褚亮 《和御史韋大夫喜霽之作》詩:“白簡光朝幰,彤騶出禁中?!?明 楊慎 《藝林伐山·彤騶》:“ 褚亮 詩‘彤騶出禁中’,蓋五伯戴紅帽以唱騶,自 唐 已然矣。 宋 人科甲給騶從歸第曰‘黃榜開天上,彤騶出禁中’,本 褚亮 句也?!薄锻ㄑ拧しQ謂》:“彤騶即《南史》之絳騶,不自 唐 始也。”
帝闕
(1).皇城之門。 南朝 梁 沉約 《為柳兗州世隆上舊宮表》:“故能屬輦道於天階,命帝闕於霄路。” 唐 駱賓王 《宿溫城望軍營》詩:“兵符關(guān)帝闕,天策動將軍?!?/p>
(2).指京城。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六:“蟾宮客,赴帝闕,相送臨郊野?!?/p>
丹旐
猶丹旌。 南朝 梁 何遜 《王尚書瞻祖日》詩:“昱昱丹旐振,亭亭素蓋上?!?唐 韓愈 《祭鄭夫人文》:“水浮陸走,丹旐翩然?!?明 無名氏 《運(yùn)甓記·卜居求安》:“哀歌行欲絶,丹旐兩班班?!薄肚迨犯濉ざY志十一》:“ 太宗 皇后 博爾濟(jì)吉特氏 崩,梓宮奉安宮中,正殿設(shè)幾筵,建丹旐門外右旁?!?/p>
王畿
(1).古指王城周圍千里的地域?!吨芏Y·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孫詒讓 正義:“方千里曰王畿者,謂建王國也……《大司馬》云國畿,《大行人》云邦畿,義并同?!?/p>
(2).泛指帝京。 晉 潘岳 《閑居賦》:“太夫人乃御板輿升輕軒,遠(yuǎn)覽王畿。”《舊唐書·李光弼傳》:“賊乘 鄴 下之勝,再犯王畿?!?明 何景明 《劉德徵上陵還有贈》詩:“已向西山瞻帝寢,更從北極眺王畿。”
駱賓王名句,樂大夫挽詞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