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彌遜《山路見梅》:
筍輿行處及春回,石里橫斜亦見梅。
路細山長愁欲絕,可憐一笑向人開。
注釋參考
筍輿
竹輿。 宋 王安石 《臺城寺側獨行》詩:“獨往獨來山下路,筍輿看得緑陰成?!?宋 陸游 《大醉歸南禪弄影月下有作》詩:“天風吹筍輿,快若凌空游?!?清 趙翼 《山行雜詩》:“我老不能行,筍輿代步履。”
行處
(1).隨處;到處。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元 湯式 《賞花時·戲賀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處有,綵筆生花夢境熟?!?清 孫枝蔚 《雨》詩:“浮生憐物態(tài),行處觸長吟。”
(2).走過的地方。 前蜀 韋莊 《嘆落花》詩:“ 西子 去時遺笑靨, 謝娥 行處落金鈿?!?/p>
橫斜
(1).或橫或斜。多以狀梅竹之類花木枝條及其影子。 宋 林逋 《山園小梅》詩:“疎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元 馬謙齋 《快活三過朝天子四邊靜·夏》曲:“竹影橫斜,荷香飄蕩。一襟滿意涼?!薄稄V陵潮》第三四回:“墻磚剝落,窗柱橫斜,燕子糞地上都堆白了?!?/p>
(2).代指橫斜之物。 宋 范成大 《伏聞知府秘書欲取小杜桐廬詩語以見花名堂計梅開堂成歸舟已下南浦》詩:“説與橫斜應早計,不須更待雪花催?!贝酥该坊?。
李彌遜名句,山路見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