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衣帶水,歷代鼎彝功
出自宋代王奕《水調(diào)歌頭》:
長江衣帶水,歷代鼎彝功。
服定衣冠禮樂,聊爾就江東。
追憶金戈鐵馬,保以油幢玉壘,熢燧幾秋風(fēng)。
更有當(dāng)頭著,全局倚元戎。
攢萬舸,開一棹,散無蹤。
到了書生死節(jié),蜂蟻愧諸公。
上有皇天白日,下有人心青史,未必竟朦朧。
停棹撫遺跡,往恨逐冥鴻。
注釋參考
長江
長江 (Cháng Jiāng) 中國第一大河,長6300公里,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公里,是世界第三大河。長江發(fā)源于青海唐古拉山,流經(jīng)青海、西藏、云南、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gè)省市,流入東海 Changjiang River;Yangtze River衣帶水
像一條衣帶那么寬的河流。形容水面狹窄。后亦泛指僅隔一水,極其鄰近。語出《南史·陳紀(jì)下·后主》:“ 隋文帝 謂僕射 高熲 曰:‘我為百姓父母,豈可限一衣帶水不拯之乎?’” 唐 唐彥謙 《漢代》詩:“不因衣帶水,誰覺路迢迢?!?清 張岱 《陶庵夢憶·方物》:“ 錢塘 衣帶水猶不敢輕渡,則向之傳食四方,不可不謂之福德也。”亦省作“ 衣帶 ”。 宋 岳珂 《祝英臺(tái)近·登多景樓》詞:“倩誰問。因甚衣帶中分,吾家自畦畛?!?柳亞子 《魯游雜詩》之三:“下方城郭真如蟻,衣帶黃流曲折環(huán)?!眳⒁姟?一衣帶水 ”。
歷代
歷代 (lìdài) 以往各代 past dynasties 歷代王朝 過去的整個(gè)年代 through the ages 歷代名畫鼎彝
亦作“ 鼎彝 ”。古代祭器,上面多刻著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漢 許慎 《<說文解字>敘》:“郡國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前郡尹 溫太真 、 劉真長 ,或功銘鼎彝,或德標(biāo)素尚?!?李善 注:“《禮記》曰:鼎有銘,銘者,論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勛勞,而酌之祭器?!蹲笫蟼鳌罚?臧武仲 曰: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銘其功,以示子孫。” 宋 王安石 《韓忠獻(xiàn)挽辭》之二:“英姿爽氣歸圖畫,茂德元?jiǎng)自诙σ汀!?胡適 《<國學(xué)季刊>發(fā)刊宣言》:“鼎彝、泉幣、碑版、壁畫、雕塑、古陶器之類,雖缺乏系統(tǒng)的整理,材料確是不少了?!?/p>
王奕名句,水調(diào)歌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