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王和卿《【仙呂】一半兒》:
題情。
。
鴉翎般水鬢似刀裁,水顆顆芙蓉花額兒窄,待不梳妝怕娘左猜。
不免插金釵,一半兒鬅松一半兒歪。
書來和淚怕開緘,又不歸來空再三,這樣病兒誰(shuí)慣耽?越恁瘦巖巖,一半兒增添一半兒減。
將來書信手拈著,燈下姿姿觀覷了,兩三行字真帶草。
提起來越心焦,一半兒絲撏一半兒燒!別來寬褪縷金衣,粉悴煙憔減玉肌,淚點(diǎn)兒只除衫袖知。
盼佳期,一半兒才干一半兒濕。
。
注釋參考
起來
起來 (qǐlái) 站立 stand up 你起來給老大爺讓個(gè)座兒 起床 get up 他們一起來就下地了 拿起武器、發(fā)動(dòng)攻擊、起義或zao{1-1}反 arise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起來 (qǐlái) up 向上;向高處 把孩子抱起來 中國(guó)人民站起來了 拿起來 離開床,有時(shí)用于命令或號(hào)令 起來,起來,我的朋友,放下你的書本心焦
心焦 (xīnjiāo) 心中著急煩躁 anxious; worried一半兒
曲牌名。屬北曲仙呂宮,與詞牌《憶王孫》相仿,惟末句七字增為九字,“一半兒”三字重復(fù)出現(xiàn),故名。 清 李調(diào)元 《雨村曲話》卷上:“ 臨川 陳克明 《春粧曲》云:‘自將楊柳品題人,笑捻花枝比較春,輸與海棠三四分。再偷勻,一半兒胭脂一半兒粉。’后遂名此調(diào)為‘一半兒’?!?/p>
一半
一半 (yībàn) 一物分作二等份中的一份 half a;half 它的一半骨頭多 一半 (yībàn) 部分地 in part 欠收原因一半由于干旱,一半由于蟲災(zāi)王和卿名句,【仙呂】一半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