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洪《送許季韶粹桂林》:
二年鞭弭侍君軒,立仗從來愧不言。
乞得閒官九仙隱,身謀優(yōu)穩(wěn)荷明恩。
注釋參考
鞭弭
(1).馬鞭和弓。《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若不獲命,其左執(zhí)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杜預(yù) 注:“弭,弓末無緣者?!?唐 劉禹錫 《酬太原狄尚書見寄》:“ 幽 并 俠少趨鞭弭, 燕 趙 佳人奉管絃?!?明 張煌言 《答延平世子經(jīng)書》:“昨知肇基東土,正擬躬執(zhí)鞭弭,稍効馳驅(qū)?!?/p>
(2).借指戎馬生活。 清 顧炎武 《哭顧推官》詩:“崎嶇鞭弭間,周旋僅一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截磯》:“適從 武昌 回署,整頓兵馬,愿從鞭弭。”
立仗
設(shè)立儀仗。亦即指儀仗。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每元日冬至立仗,大官皆備珂?zhèn)?,列燭有至五六百炬者,謂之火城?!?宋 蘇軾 《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小殿垂簾白玉鉤, 大宛 立仗朱絲鞚?!?/p>
從來
從來 (cónglái) 向來,一向——用在動詞或形容詞前面,表示動作、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xiàn)在一直是那樣 always;all along 從來如此不言
(1).不說?!稌ふf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晉 孫綽 《天臺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老子》:“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薄豆茏印ば男g(shù)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后知道之紀(jì)。”《南史·王儉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p>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游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p>
李洪名句,送許季韶粹桂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6副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