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旌繞門闌,意往身縶維
出自宋代王炎《送王右司移江西憲》:
日邊好音來,繡斧移軺車。
九重寄視聽,四牡煩詢咨。
才德難兩全,有即時所須。
平生經(jīng)綸學,豐蓄乃嗇施。
底柱閱頹波,去就難招麾。
湘濱督飛挽,未曾費符移。
舉鞭有流錢,民瘠亦自肥。
攬轡不可留,父老結(jié)去思。
星臺照芹水,寒士增光輝。
心旌繞門闌,意往身縶維。
叱馭豈憚行,愿言謹馳驅(qū)。
遙知章貢上,喜色生里閭。
舊聞珥筆風,家有城旦書。
公行將直指,淑問如皋蘇。
桁楊無幽枉,雨露皆沾濡。
東望尺五天,入覲聊假途。
善類望主盟,至尊渴謀謨。
正須畫麒麟,未用思莼鱸。
注釋參考
心旌
(1).喻不寧靜的心神。語本《戰(zhàn)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鄭振鐸 《桂公塘》:“心旌飄飄蕩蕩的,不知置身于何所?!?/p>
(2).指心神,神思。 宋 王安石 《次韻宋中散》之一:“風流今見佳公子,投老心旌一片降?!?清 趙翼 《寄題法梧門祭酒詩龕圖》:“作詩必以龕,毋乃拘心旌?!?/p>
門闌
亦作“ 門欄 ”。1.門框或門柵欄。 漢 王充 《論衡·亂龍》:“故今縣官斬桃為人,立之門側(cè),畫虎之形,著之門闌。”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剪彩為壺盧》:“又端陽日用綵紙剪成各樣壺盧,倒粘於門闌之上,以洩毒氣。至初五午后,則取而棄之。” 蕭紅 《生死場》十二:“手電燈發(fā)青的光線亂閃著,臨走出門欄,一個 日本 兵在銅帽子下面說中國話:‘也帶走她?!?/p>
(2).借指家門;門庭?!妒酚洝こ兰摇罚骸氨忠刂跛跽h者無先大王,雖 儀 之所甚愿為門闌之廝者亦無先大王。” 唐 杜甫 《李監(jiān)宅》詩之一:“門闌多喜色,女壻近乘龍?!?明 屠隆 《綵毫記·團圓受詔》:“草木回春,門闌生喜,報夫君將到,東方千騎?!?/p>
(3).猶師門;權(quán)門。 唐 皎然 《奉和顏使君真卿修韻海畢會諸文士東堂重?!罚骸巴鈱W宗硯儒,游焉從后進。恃以仁恕廣,不學門欄峻?!?宋 王安石 《賀韓魏公啟》:“瞻望門闌,不任鄉(xiāng)往之至?!?宋 陸游 《福建謝史丞相啟》:“伏念某早出門闌,嘗塵班綴。”
縶維
(1).語出《詩·小雅·白駒》:“皎皎白駒,食我場苗,縶之維之,以永今朝?!敝^絆馬足、系馬韁,示留客之意。后以“縶維”指挽留人才。 晉 殷仲文 《解尚書表》:“既惠之以首領(lǐng),復(fù)引之以縶維?!?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外示縶維而實以乖間之。” 清 顧炎武 《贈萬舉人壽祺》詩:“時危見縶維,忠義性無枉;翻然一辭去,割髮變?nèi)菹蟆!?/p>
(2).拴馬的繩索。引申指束縛。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若乃求千里之跡於縶維之駿,責匠世之勛於劇碎之賢,謂之不惑,吾不信也?!?唐 元稹 《江陵三夢》詩:“縱我生羽翼,網(wǎng)羅生縶維?!?宋 蘇軾 《次韻孔文仲推官見贈》:“聞聲自決驟,那復(fù)受縶維?!?清 唐孫華 《送同年鄭禹梅出守高州兼柬王西亭明府》詩:“獨我類縶維,衰親更誰傍?!?/p>
王炎名句,送王右司移江西憲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