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作切語竹詩
交加工結構,茂密渺冥迷。
引葉油云遠,攢叢聚族齊。
奔鞭迸壁背,脫籜吐天梯。
煙筱散孫息,高竿拱桷枅。
漏蘭零露落,庭度獨蜩啼。
掃洗修纖筍,窺看詰曲溪。
玲瓏綠醽醴,邂逅盍閑攜。
戲作切語竹詩問答
問:《戲作切語竹詩》的作者是誰?
答:戲作切語竹詩的作者是蘇軾
問:戲作切語竹詩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戲作切語竹詩是宋代的作品
問:隱約安幽奧,蕭騷雪藪西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隱約安幽奧,蕭騷雪藪西 出自 宋代蘇軾的《戲作切語竹詩》
問:隱約安幽奧,蕭騷雪藪西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隱約安幽奧,蕭騷雪藪西 的下一句是 交加工結構,茂密渺冥迷。
問:出自蘇軾的名句有哪些?
答:蘇軾名句大全
- 賦憂患故物人寰少,猶蒙憂患俱。春深恒作伴,宵夢亦先驅。不逐年華改,難同逝水徂。多情誰似汝?未忍托禳巫。
- 上元果晴讌張山下漏遲。萬國燈宵臣卜晝,三軍樂舞客歌詩。抃鰲東極遙觴壽,飛雹南風活著棋,不為清談恐妨要,胡床儘到月來時。
- 行旅圖十年行李憶關山,紈褲何堪遣路艱。今日酒杯歌袖畔,竟忘門外到長安。
- 黃州陪子瞻游武昌西山千里到齊安,三夜語不足。勸我勿重陳,起游西山麓。西山隔江水,輕舟亂鳧鶩。連峰多回溪,盛夏富草木。杖策看萬松,流汗升九曲。蒼茫大江涌,浩蕩眾山蹙。上方寄云端,中寺倚巖腹。清泉類牛乳,煩熱須一掬??h令知客來,行庖映修竹。黃鵝時新煮,白酒亦近熟。山行得一飽,看盡千山綠。幽懷苦不遂,滯念每煩促。歸舟浪花暝,落日金盤浴。妻孥寄九江,此會難再卜。君看孫討虜,百戰(zhàn)不搖目。猶憐江上臺,高會飲千斛。巾冠墮臺下,坐使張公哭。異時君再來,攜被山中宿。
- 春陰十二重環(huán)閟洞房,愔愔危樹俯回塘。風迷戲蜨間無緒,露裛幽花冷自香。綺席醉吟銷桂酌,玉臺愁作澀銀簧。梅青麥綠江城路,更與登高望楚鄉(xiāng)。
- 古松直氣森森恥屈盤,鐵衣生澀紫鱗干。影搖千尺龍蛇動,聲撼半天風雨寒。蒼蘚靜緣離石上,綠蘿高附入云端。報言帝座掄才者,便作明堂一柱看。
- 贈船稍苦海無船渡,眾生到岸難。勸君齊著力,結取萬人歡。
- 南海集雨霽登連天觀高臺十日不曾登,雨后榰藤拄晚晴。城外諸峰迎落照,松根細草總斜明。眼穿嶺北書不到,秋入海南愁頓生。只有荷花舊相識,風前翠蓋為人傾。
- 諫迎佛骨表臣某言: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漢時流入中國,上古未嘗有也。昔者黃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歲;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歲;顓頊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歲;帝嚳在位七十年,年百五歲;帝堯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歲;帝舜及禹,年皆百歲。此時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壽考,然而中國未有佛也。其后殷湯亦年百歲,湯孫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九年,書史不言其年壽所極,推其年數(shù),蓋亦俱不減百歲。周文王年九十七歲,武王年九十三歲,穆王在位百年。此時佛法亦未入中國,非因事佛而致然也?! h明帝時,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亂亡相繼,運祚不長。宋、齊、梁、陳、元魏已下,事佛漸謹,年代尤促。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廟之祭,不用牲牢,晝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競為侯景所逼,餓死臺城,國亦尋滅。事佛求福,乃更得禍。由此觀之,佛不足事,亦可知矣。 高祖始受隋禪,則議除之。當時群臣材識不遠,不能深知先王之道,古今之宜,推闡圣明,以救斯弊,其事遂止,臣常恨焉。伏維睿圣文武皇帝陛下,神圣英武,數(shù)千百年已來,未有倫比。即位之初,即不許度人為僧尼道,又不許創(chuàng)立寺觀。臣常以為高祖之志,必行于陛下之手,今縱未能即行,豈可恣之轉令盛也? 今聞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鳳翔,御樓以觀,舁入大內,又令諸寺遞迎供養(yǎng)。臣雖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豐人樂,徇人之心,為京都士庶設詭異之觀,戲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難曉,茍見陛下如此,將謂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猶一心敬信;百姓何人,豈合更惜身命!”焚頂燒指,百十為群,解衣散錢,自朝至暮,轉相仿效,惟恐后時,老少奔波,棄其業(yè)次。若不即加禁遏,更歷諸寺,必有斷臂臠身以為供養(yǎng)者。傷風敗俗,傳笑四方,非細事也?! 》蚍鸨疽牡抑耍c中國言語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假如其身至今尚在,奉其國命,來朝京師,陛下容而接之,不過宣政一見,禮賓一設,賜衣一襲,衛(wèi)而出之于境,不令惑眾也。況其身死已久,枯朽之骨,兇穢之馀,豈宜令入宮禁? 孔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古之諸侯,行吊于其國,尚令巫祝先以桃茹祓除不祥,然后進吊。今無故取朽穢之物,親臨觀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舉其失,臣實恥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諸水火,永絕根本,斷天下之疑,絕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為,出于尋常萬萬也。豈不盛哉!豈不快哉!佛如有靈,能作禍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鑒臨,臣不怨悔。無任感激懇悃之至,謹奉表以聞。臣某誠惶誠恐。
- 蘇子美竹軒和王勝之庭無十步廣,有竹才百個。子時哦其間,賓友或來和。琴壺置於傍,圖籍亦在左。誰憐修修影,只畏寒日過。誰憐青青枝,下有暗葉墮。我期霰雪時,來聽幽聲臥。應當為設榻,勿使賞心剉。持以報主人,此興不可破。
- 一來田野中,日與人事疏——— 韋應物善福精舍答韓司錄清都觀會宴見憶
- 塵緣一點,回首西風又陳跡。——— 吳文英六么令·夷則宮七夕
- 小舟若鳧雁,大舟若鯨鯢——— 李白登黃山凌歊臺送族弟溧陽尉濟充泛舟赴華陰(得齊字)
- 百年神畏,四海風行——— 佚名郊廟歌辭。享太廟樂章。凱安四章
- 太飽傷清氣,微寒最好詩——— 蘇泂重憶舊句
- 薰爐宜小寢,鼎制琢晴嵐——— 黃庭堅謝王炳之惠石香鼎
- 斬斷利名鎖,踏破死生關——— 姬翼水調歌頭
- 泮水分明記舊游,上丁祠事得重修——— 虞儔丙辰二月上丁釋奠致齋于經史閣呈郡僚
- 一道溫泉繞御樓,先皇曾向此中游。——— 孫叔向題昭應溫泉
- 交承紫掖追隨舊,遞宿金鑾契分申——— 周必大邦衡侍郎用洪范五行推薄命而成杰句嘆仰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