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楊冠卿《讀親征詔》:
詔語沈醇告萬方,便知九鼎不勞扛。
波巨奔走扶黃屋,約束風濤過大江。
注釋參考
詔語
(1).詔書上的話。 明 葉盛 《水東日記·何文淵自經》:“ 何文淵 嘗告人曰:‘詔語“天佑下民作之君,父有天下傳之子”出自手筆?!?/p>
(2).告誡吩咐。 清 王夫之 《顯考武夷府君行狀》:“或有詔語於子孫僮僕,皆下氣怡聲?!?/p>
沈醇
亦作“沉醇”。深沉醇厚。 明 方孝孺 《成都杜先生草堂碑》:“ 荀卿 寓於著書, 屈原 寓於《離騷》, 司馬子長 寓於《史記》,當其抑鬱感慨,無以洩其中,各託於言而寓焉,是以頓挫揮霍,沉醇宏偉?!?/p>
萬方
萬方 (wànfāng) 指各地;四方 all places 指形態(tài)多種多樣 incomparably 儀態(tài)萬方 種種方法;各個方面 every九鼎
九鼎 (jiǔdǐng) 古代傳說夏禹鑄了九個鼎,成為夏、商、周三代傳國的寶物,象征國家政權 weigh heavily 九鼎大呂?!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 后來用九鼎比喻言語等分量之重 一言九鼎楊冠卿名句,讀親征詔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