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宗杲《竹庵珪和尚贊》:
贊嘆竹庵也是妙喜,罵詈竹庵也是妙喜,贊之罵之各有所以。
贊之者為渠內衲僧正眼,罵之者為渠浸在醋甕。
或曰如竹庵之為宗師也,不可贊不可罵,精金美玉自有定價,贊之罵之徒增話{左木右覇}。
妙喜聞之笑而不答,但拊掌叩齒三下,從教渠鑽龜打瓦。
注釋參考
之者
唐 宋 時習語,相當于“之人”、“之物”。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下:“乃作《劉弘傳》,雕印數(shù)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燒煉之者?!薄抖鼗妥兾募さo園因由記》:“非但此金,世間一切伏藏未出之者,我能盡見?!薄毒暗聜鳠翡洝に究丈奖緝舳U師》:“即是求見聞覺知之者,非是求道之人?!?/p>
衲僧
和尚,僧人。 唐 黃滔 《上李補闕》詩:“諫草封山藥,朝衣施衲僧。” 元 薩都剌 《江城玩雪》詩:“舟子迷歸寒浦外,衲僧疑在白云間。”《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八:“況自此再三十年, 京 已壽登耄耋,更削髮披緇坐此洞中為衲僧耶?”
正眼
正眼 (zhèngyǎn) 眼睛向正前(看) (look) forward 她連驚險的雜技都不敢正眼看一下釋宗杲名句,竹庵珪和尚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風子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