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此游世間,心慮何由平
出自宋代王洋《次韻政老夜坐有懷》:
客行毛犯蕭條,毛物態(tài)如寒毛冰。
借問松毛人,久客將何營。
答言慕幽禪,懷抱徹欲清。
當(dāng)年困流俗,鑽紙如癡蠅。
一朝脫塵綱,決若飛鳥驚。
齋盂趁后輩,臥氎陪老生。
從茲輩行間,往往推先鳴。
此道本無學(xué),精粗不可評。
忽然辨疆哉,獨(dú)得分專城。
物外懷抱好,醒來毛發(fā)輕。
馀事不著意,自然造純精。
憐君生卑微,也縛利與名。
持身抱馀恨,寫物多遁情。
以此游世間,心慮何由平。
再拜謝師言,得閑頻寄聲。
注釋參考
以此
(1).猶言用這,拿這?!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君因謂 武侯 曰:‘試延以公主, 起 有留心則必受之,無留心則必辭矣。以此卜之。’” 劉大白 《小鳥之群》:“如果枷鎖鐐銬,是一種榮典,一定有些人以此驕人,也一定有些人唯恐求之不得?!?/p>
(2).因此?!妒酚洝ぜ静紮璨剂袀鳌罚骸爱?dāng)是時(shí),諸公皆多 季布 能摧剛為柔, 朱家 亦以此名聞當(dāng)世。”《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原來納粟入監(jiān)的,有幾般便宜:好讀書,好科舉,好中,結(jié)末來又有個(gè)小小前程結(jié)果。以此宦家公子,富室子弟,到不愿做秀才,都去援例做太學(xué)生?!?/p>
游世
優(yōu)游于世?!豆茏印ぶ锌铩罚骸胺ㄐ卸豢?,刑廉而不赦,有司寬而不凌,菀濁困滯,皆法度不亡,往行不來,而民游世矣,此為天下也。”《北史·常景傳》:“以知命為遐齡,以樂天為大惠。以戢智而從時(shí),以懷愚而游世?!?/p>
經(jīng)歷世事;參與社會活動?!俄n非子·解老》:“圣人之游世也,無害人之心;無害人之心,則必?zé)o人害?!?唐 元結(jié) 《心規(guī)》:“ 元子 病游世,歸于 商餘山 中。”
心慮
思慮;神思?!读凶印ぶ倌帷罚骸靶抟簧恚胃F達(dá);知去來之非我,亡變亂於心慮?!?北魏 杜弼 《檄梁文》:“鑿其耳目,易其心慮?!?宋 葉適 《湖南運(yùn)判到任謝表》:“然念臣災(zāi)屯合聚,痾恙侵凌,形質(zhì)至於變移,心慮從而昏奪。”
何由
亦作“ 何繇 ”。1.從何處,從什么途徑。《楚辭·天問》:“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漢 王褒 《四子講德論》:“僕雖嚚頑,愿從足下。雖然,何由而自達(dá)哉!” 唐 王昌齡 《送韋十二兵曹》詩:“出處兩不合,忠貞何由伸?”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六:“ 晉 張華 有鸚鵡,每出還,輒説僮僕好惡。一日,寂無言; 華 問其故,曰:‘被禁在甕中,何繇得知?’” 魯迅 《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陳舊,本味又何由知?”
(2).怎能。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石門新營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瀨修竹茂林》詩:“美人游不還,佳期何由敦?”《宋書·沉慶之傳》:“治國譬如治家,耕當(dāng)問奴,織當(dāng)訪婢。陛下今欲伐國,而與白面書生輩謀之,事何由成?” 明 劉基 《次韻和脫因宗道感興》詩之三:“路遠(yuǎn)無羽翼,何由得飛還?”《醒世恒言·李玉英獄中訟冤》:“稍加責(zé)罰,此輩就到家主面前輕事重報(bào),説你怎地凌虐。妹夫必然著意防范,何繇除得?”
(3).因何。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有云 太倉 王宮詹 ,藏 宋 搨《十三行》,一字無損。然與《玉版》對觀,無少差,信為《玉版》未損時(shí)之拓也。何由落水,以致剝漶?或造物忌之邪?”
王洋名句,次韻政老夜坐有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