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化生兒現(xiàn),跨青鸞、得赴蓬莊
出自元代馬鈺《滿庭芳 贈(zèng)嚴(yán)公》:
昨宵夢(mèng)里,幸遇重陽。
授予秘密仙方。
杳杳冥冥恍惚,太白其黃。
便是刀圭顏色,往來流、飲似瓊漿。
成丸彈,服之一粒,八脈安康。
攜報(bào)增添剛?cè)校獠瘦x輝,晃耀明堂。
唬得邪魔鬼魅,遠(yuǎn)遠(yuǎn)潛藏。
自然化生兒現(xiàn),跨青鸞、得赴蓬莊。
這玄妙,示同流,各要消詳。
注釋參考
自然
自然 (zìrán) 宇宙萬物;宇宙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總和,即整個(gè)物質(zhì)世界,自然界 nature 改造自然 自然之理也?!巍?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 擇于自然?!猍英]赫胥黎著、 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 近于自然?!淘唷秷D畫》 natural 屬于或關(guān)于自然界的、存在于或產(chǎn)生于自然界的、非人為的 自然現(xiàn)象 自然之驗(yàn)?!妒酚洝へ浿沉袀鳌? 不勉強(qiáng),不拘束,不呆板 他的動(dòng)作很自然 復(fù)得返自然。(指無拘無束的田園生活)?!獣x· 陶淵明《歸園田居》 自然蛾眉?!啤?李朝威《柳毅傳》 不經(jīng)人力干預(yù)而自由發(fā)展 natually;in the ordinary course of events 聽其自然 當(dāng)然 of course;naturally 帶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斞浮冻ㄏκ啊?h3>化生(1).化育生長(zhǎng);變化產(chǎn)生?!兑住は獭罚骸疤斓馗卸f物化生?!?晉 葛洪 《抱樸子·譏惑》:“澄濁剖判,庶物化生?!薄顿Y治通鑒·晉惠帝元康七年》:“陰陽恃以化生,賢者恃以成德?!?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續(xù)錄三》:“此化生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為?!?王西彥 《古屋》第四部:“一個(gè)做母親的人,怎能舍棄自己血肉所化生的兒女們?”
(2).古人認(rèn)為某些昆蟲是由他類昆蟲變化而生成的,這種情況叫化生。亦指化生之昆蟲。《白雪遺音·南詞·和風(fēng)吹動(dòng)》:“又見粉蝶雙雙來對(duì)舞,蜜蜂兩兩採花忙。我想化生尚且成雙對(duì),我的才郎豈不戀紅粧?!?清 趙翼 《園居》詩:“蚊蝱本化生,非有卵與核。”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藝能·治庖》:“蝦味甚鮮,其物是化生,螞蟻、蝗蟲之子,一落水皆可變?!?/p>
(3).佛教所謂“四生”之一。指無所依托,借業(yè)力而忽然出現(xiàn)者,如諸天神、餓鬼及地獄中的受苦者。 南朝 梁 沉約 《為文惠太子禮佛愿疏》:“濕生化生,有想無想,皆藉今日慈悲,咸簉浣濯。”《大乘義章》卷八:“言化生者,如諸天等,無所依托,無而忽起,名曰化生。若無依托,云何得生?如《地論》釋,依業(yè)故生?!?唐 司空?qǐng)D 《偶書》詩之四:“證因池上今生愿,的的他生作化生?!?明 李贄 《與李惟清》:“彼上上品化生者,便是他家至親兒孫,得近佛光,得聞佛語,至美矣?!?魯迅 《華蓋集·“碰壁”之后》:“我眼前總充塞著重迭的黑云,其中有故鬼,新鬼,游魂,牛首阿旁,畜生,化生,大叫喚,無叫喚,使我不堪聞見。”
(4).即化身。 唐 楊炯 《盂蘭盆賦》:“若乃山中禪定,樹下經(jīng)行,菩薩之權(quán)現(xiàn),如來之化生,莫不汪洋在列,歡喜充庭?!痹敗?化身 ”。
(5).古代的一種嬰兒偶像。古人有以“化生”求子的風(fēng)俗。 唐 薛能 《吳姬》詩之十:“ 芙蓉殿 上中元日,水拍銀臺(tái)弄化生?!?元 顧瑛 《天寶宮詞》之四:“后宮舉做金錢會(huì),香水蘭盆浴化生?!?元 袁桷 《馬伯庸擬李商隱<無題>次韻》之四:“蠟?zāi)砘锵n,翠標(biāo)疊勝歲華移?!?明 陳繼儒 《群碎錄》:“七夕俗以蠟作嬰兒形,浮水中以為戲,為婦人宜子之祥,謂之化生?!?清 張爾岐 《蒿庵閑話》卷一:“或曰:化生,摩侯羅之異名。宮中設(shè)此,以為生子之祥?!?/p>
(6).指女神像。 唐 元稹 《哭女樊四十韻》:“翠鳳輿真女,紅蕖捧化生?!薄短綇V記》卷三五七引 宋 柳開 《蘊(yùn)都師》:“見一佛前化生,姿容妖冶,手持蓮花,向人似有意。”
青鸞
(1).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多為神仙坐騎。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干魚啟》:“文鰩夜觸,翼似青鸞。” 唐 李白 《鳳凰曲》:“ 嬴 女吹玉簫,吟弄天上春。青鸞不獨(dú)去,更有攜手人?!?王琦 注引《藝文類聚》:“《決疑註》曰:……多赤色者鳳,多青色者鸞。” 元 楊暹 《劉行首》第二折:“跟著我騎白鶴,上青霄;跨青鸞,遠(yuǎn)市朝?!?清 陳珮 《哭程夫人》詩:“忽駕青鸞返碧虛,瓊花吹折痛何如。”
(2).即青鳥。借指?jìng)魉托畔⒌氖拐摺?宋 趙令畤 《蝶戀花》詞:“廢寢忘餐思想徧。賴有青鸞,不必憑魚雁?!?清 納蘭性德 《月上海棠·中元塞外》詞:“青鸞杳,碧天云海音絶?!?/p>
(3).相傳 罽賓王 于 峻祁之山 ,獲一鸞鳥,飾以金樊,食以珍羞,但三年不鳴。其夫人曰:嘗聞鳥見其類而后鳴,何不懸鏡以映之。王從其意,鸞睹形悲鳴,哀響中霄,一奮而絕。見《藝文類聚》卷九十引 南朝 宋 范泰 《鸞鳥詩序》。后因以“青鸞”借指鏡。 閩 徐夤 《上陽宮詞》:“妝臺(tái)塵暗青鸞掩,宮樹月明黃鳥啼?!?明 湯三江 《題唐玄宗還宮感舊·雙調(diào)夜行船序》套曲:“侍兒扶傍粧臺(tái),懶把青鸞高照?!?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青鸞不用羞孤影,開匣常如見故人。”
(4).亦作“ 青鑾 ”。鑾鈴。天子之車衡上有鸞,鸞口銜鈴,故以“青鑾”借指天子車駕。 南朝 齊武帝 《耕藉詔》:“鳴青鸞於東郊,冕朱紘而蒞事?!?南朝 梁 江淹 《倡婦自悲賦》:“侍青鑾以云聳,夾丹輦以霞飛。”
(5).指女子。 唐 王昌齡 《蕭駙馬宅花燭》詩:“青鸞飛入合歡宮,紫鳳銜花出禁中?!?宋 柳永 《木蘭花》詞:“坐中年少暗消魂,爭(zhēng)問青鸞家遠(yuǎn)近。” 明 楊珽 《龍膏記·錯(cuò)媾》:“偷看,分明舊識(shí)青鸞,卻做雙棲新燕?!?清 吳騫 《扶風(fēng)傳信錄》:“二十八日生歸,見惟空室,悵悢若失,乃為詩曰:‘靈瑣知何處,青鸞杳不回?!?/p>
馬鈺名句,滿庭芳 贈(zèng)嚴(yán)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