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宋庠《丑石》:
磊落離幽壤,沈潛莫記年。
支機(jī)形迥出,蘊(yùn)玉勢(shì)相連。
空穴云猶抱,坳紋溜欲穿。
虎蹲休怯射,羊叱待逢仙。
峭拔希千仞,參差異一拳。
詎聞?shì)p宋璞,可要逐秦鞭。
翠峙晴軒影,寒生曉檻煙。
到公棋未勝,張顥印虛傳。
齊碣思閒館,圯橋意舊編。
何當(dāng)成五色,鍊質(zhì)補(bǔ)媧天。
注釋參考
圯橋
指 秦 末 張良 與一老父相遇并受《太公兵法》之橋。事見《史記·留侯世家》。橋后毀廢,故址在今 江蘇省 邳縣 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沂水》:“一水逕城東,屈從縣南,亦注 泗 ,謂之 小沂水 。水上有橋, 徐泗 間以為圯,昔 張子房 遇 黃石公 於圯上,即此處也。”因稱此橋?yàn)?圯橋 。 北周 庾信 《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志銘》:“ 圯橋 取履,早見兵書;竹林逢猿,徧知?jiǎng)g(shù)。” 唐 楊炯 《右將軍魏哲神道碑》:“ 呂望 垂竿於 渭 涘,道峻匡 周 ; 張良 授策於 圯橋 ,功崇佐 漢 ?!?唐 李白 《經(jīng)下邳圯橋懷張子房》詩(shī):“我來(lái) 圯橋 上,懷古欽英風(fēng)。唯見碧流水,曾無(wú) 黃石公 ?!?明 李贄 《答袁石公》詩(shī)之五:“路逢進(jìn)履者,定知過(guò) 圯橋 ?!?/p>
舊編
舊稿。 宋 劉克莊 《燈夕二首呈劉帥》詩(shī)之二:“書生晚抱憂時(shí)志,歸畫殘灰理舊編?!?/p>
宋庠名句,丑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5極致云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