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牧常晁《西江月五首》
大道不由別物,只由心上行持。念頭才動汞鉛飛。止要定心專氣。殺盜淫邪不紀,利名恩愛休迷。無心無事是丹基。說破元來容易。
多少外尋卦象,不知返照真元。此身元是易之門。晝夜坎離常運。鳥烏兔馬牛龍虎,無非借喻為根。屯蒙既未定晨昏。定意專心為本。
釋氏禪經(jīng)律論,儒家傳記詩書。老君三六部真符。止論一心兩字。了得一明心地,諸余土苴何須。忘形忘氣總歸虛。到此實非譬喻。
四大一身假合,六根五蘊陰邪。一元陽處是吾家。休認形骸野馬。內(nèi)院神京須出,天堂地獄空華。玄玄難測此幽遐。妙用有誰知者。
一意中宮不動,四方四獸稱臣。內(nèi)丹外藥合天真。現(xiàn)出一輪寶鏡。此景此時此地,無心無我無人。不知誰是本來心。湛寂真常妙境。
以上牧常晁作品《西江月》共5首
注釋參考
多少
多少 (duōshǎo) 指量度或數(shù)量大小 how much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啤?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shù)量或價格) so much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 稍微 somewhat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疑問代詞 how many 問數(shù)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錢?!端疂G傳》 表示不定的數(shù)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yè)余作者才知道卦象
卦所象徵的事物及其爻位等關(guān)系。術(shù)數(shù)家視卦象以測天理、人事。 宋 王安石 《上蔣侍郎書》:“斯則圣人賾必然之理,寓卦象以示人事,欲人進退以時,不為妄動?!?明 姚茂良 《精忠記·兆夢》:“小子告夫人聽啟:這卦象應(yīng)是蹺蹊,相公必有牢獄罪。”
不知
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返照
亦作“ 返炤 ”。 1.夕陽,落日。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詩:“返照下層岑,物外狎招尋?!?宋 林逋 《孤山后寫望》詩:“返照未沉僧獨往,長煙如淡鳥橫飛。”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花公主》:“忽然醒寤,則返照已殘?!?/p>
(2).夕照;傍晚的陽光。 唐 劉長卿 《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詩:“荒村帶返照,落葉亂紛紛?!薄度辶滞馐贰返谌兀骸疤柭淞讼氯?,返照照著幾千根桅桿半截通紅?!?曹禺 《日出》第二幕:“黃昏了,室內(nèi)一片夕陽的返照?!?/p>
(3).反射;照射。 清 蒲松齡 《夏客稷門僦居湖樓》詩:“湖光返炤青連屋,荷氣隨風(fēng)香入樓?!?郁達夫 《沉淪》七:“一片一片的海浪,受了陽光的返照,同金魚的魚鱗似的在那里微動?!薄痘ǔ恰?981年第1期:“由于陽光返照,她白凈的臉上煥發(fā)著柔和的光彩?!?/p>
(4).猶反映。 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xué)》第二章:“藝術(shù)盡管和實用世界隔著一種距離,可是從來也沒有一個真正的大藝術(shù)作品不是人生的返照?!?朱光潛 《文藝心理學(xué)》第三章:“無論如何,神都是人創(chuàng)造的,都是他自己的返照?!?/p>
(5).佛教指用佛性對照檢查自己?!秹?jīng)·行由品》:“與汝説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薄段鍩魰ち娲箬b禪師法嗣·章敬懷暉禪師》:“若能返照,無第二人?!?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禪宗·禪和生活》:“有僧人問 洞山 如何是佛,他答道:‘麻三斤。’這當然不是叫問者在這句話上用心,只是把他的心思擋了回去,引起返照?!?/p>
真元
(1).謂玄妙。 唐 應(yīng)物 《題化城寺》詩:“偶與游人論法要,真元浩浩理無窮?!?/p>
(2).指人的元氣。 唐 元稹 《韋氏館與周隱客杜歸和泛舟》詩:“時物欣外奬,真元隨內(nèi)修。” 宋 蘇轍 《病退》詩:“病根欲去真元在,昨夜夢游何有鄉(xiāng)?!痹?,一本作“ 源 ”。《剪燈新話·牡丹燈記》:“今子與幽陰之魅同處而不知,邪穢之物共宿而不悟,一旦真元耗盡,災(zāi)眚來臨,惜乎以青春之年,而遂為黃壤之客也,可不悲夫。”《再生緣》第五六回:“夜夜發(fā)燒無氣力,朝朝減食損真元?!?/p>
(3).指本性。 清 洪昇 《長生殿·神訴》:“悔深頓令真元露,情堅鍊出金丹固。” 徐朔方 校注:“真元,本性?!?/p>
牧常晁名句,西江月五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