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鶴浮邱應(yīng)暫下,偷桃方朔合留殘
出自宋代楊億《次韻和盛太博寄贈閣長宿齋太乙宮之什》:
漢武親祈太乙壇,國朝特祭領(lǐng)祠官。
羽旗搖曳晨曦上,素瑟凄清夜漏寒。
駕鶴浮邱應(yīng)暫下,偷桃方朔合留殘。
齋居數(shù)宿偏蔬食。
定憶中廚政事餐。
注釋參考
駕鶴
(1).據(jù) 漢 劉向 《列仙傳·王子喬》載, 王子喬 從 浮丘公 學(xué)道,三十馀年后,人見其乘白鶴駐 緱氏山 巔,數(shù)日而去。后因以“駕鶴”比喻得道成仙。 南朝 梁 江淹 《別賦》:“駕鶴上漢,驂鸞騰天?!?/p>
(2).猶騎鶴。 唐 韓愈 《華山女》詩:“玉皇頷首許歸去,乘龍駕鶴來青冥?!?清 梁章鉅 《歸田瑣記·北東園日記詩》:“ 鹽城 更比 蕪城 遠,安得腰纏駕鶴輕?!?/p>
偷桃
古神話, 西王母 種桃,三千年一結(jié)子, 東方朔 曾三次偷食,乃被謫降人間。事見《漢武故事》。后常以此入詩。 唐 柳宗元 《摘櫻桃贈元居士時在望仙亭南樓與朱道士同處》詩:“ 蓬萊 羽客如相訪,不是偷桃一小兒。” 宋 王禹偁 《代答》詩:“君看白日沖霄者,多是偷桃竊藥人?!?明 高啟 《題黃大癡天池石壁圖》詩:“疑似阿母傍,再謫偷桃兒。” 清 趙翼 《子才又作除夕告存詩》詩:“割肉偷桃狡獪才,九閶都怕此人來。”
方朔
漢 東方朔 的省稱。其為人詼諧善辯,相傳為歲星化身,有偷仙桃、騎步景駒、獻風(fēng)聲木等傳說。事見 漢 郭憲 《東方朔傳》。 唐 蔣防 《玄都樓桃》詩:“紅輭滿枝須作意,莫交 方朔 施偷將。” 明 何景明 《田子行》:“ 漢王 不好 相如 賦, 方朔 誰知是歲星?!?明 徐渭 《對明篇》:“詼諧 漢 庭 方朔 老,如聞永謝 長安 道?!?/p>
楊億名句,次韻和盛太博寄贈閣長宿齋太乙宮之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