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流謙《失題》:
學(xué)者一大事,最重出與處。
用行舍之藏,孔顏獨相許。
參賜地位高,窺牖不得睹。
而況未見圣,一曲株守兔。
入林恐不密,狷者或拒戶。
如蝸護(hù)一殼,槁死竟何補。
營營夸毗子,意常在腐鼠。
鐘鳴尚遲回,顛沛慚末路。
細(xì)評誰失得,未易較吳楚。
圣賢具成體,以道為鉦鼓。
適時不俟駕,枉已一揖去。
而我本來心,湛如太空故。
先生平生學(xué),此理超圣處,浮沉四十年,夷險隨其遇。
初無周南恨,內(nèi)樂侈圭組。
名高天不掩,舜聰徹幽阻。
門前裹輪車,急急戒徒御。
企首洙泗上,進(jìn)退綽有裕。
富貴調(diào)兒童,嗔喜狙賦芧。
此同伐國問,何乃至君子。
愿出有用學(xué),不朽在斯舉。
注釋參考
圣賢
圣賢 (shèngxián) 圣人與賢人的合稱;亦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 sage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成體
(1).構(gòu)成形體。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熔裁》:“夫百節(jié)成體,共資榮衛(wèi);萬趣會文,不離辭情?!?/p>
(2).自成體系。 宋 秦觀 《韓愈論》:“夫所謂文者,有論理之文,有論事之文,有敘事之文,有託詞之文,有成體之文?!?清 方苞 《辨明堂位》:“《詩》《書》而外, 周 人之書成體而不雜者,莫如 左 氏《春秋傳》。”
鉦鼓
(1).鉦和鼓。古代行軍或歌舞時用以指揮進(jìn)退、動靜的兩種樂器?!稘h書·平帝紀(jì)》:“遣執(zhí)金吾候 陳茂 假以鉦鼓,募 汝南 、 南陽 勇敢吏士三百人。”《新唐書·南蠻傳下·驃》:“每拜跪,節(jié)以鉦鼓……歌已,俯伏,鉦作,復(fù)揖舞?!?金 師拓 《游同樂園》詩:“可憐歡樂極,鉦鼓散云和?!?姚華 《曲海一勺·駢史下》:“或壯麗而為江山,或喧闐而為鉦鼓?!?/p>
(2).并稱以言兵事?!稘h書·東方朔傳》:“十九學(xué) 孫 吳 兵法,戰(zhàn)陣之具,鉦鼓之教,亦誦二十二萬言。”
李流謙名句,失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