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夏日晨起》:
華胥歸路萬山青,拈得烏藤繞舍行。
兩眥尚余殘睡美,一襟初受曉涼生。
陰陰院落新桐影,寂寂房櫳乳燕聲。
已罷小餐停卯酒,龜腸蟬腹不勝清。
注釋參考
華胥
(1).人名。傳說是 伏羲氏 的母親。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瓠子河》:“ 瓠河 又左逕 雷澤 北,其澤藪在 大成陽縣 故城西北十餘里,昔 華胥 履大跡處也?!?唐 司馬貞 《補(bǔ)<史記·三皇本紀(jì)>》:“ 太皥 庖犧氏 ……母曰 華胥 ,履大人跡於 雷澤 ,而生 庖犧 於 成紀(jì) ?!?庖犧 ,即 伏羲 。
(2).《列子·黃帝》:“﹝ 黃帝 ﹞晝寢,而夢游於 華胥氏 之國。 華胥氏 之國在 弇州 之西, 臺(tái)州 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 黃帝 既寤,怡然自得。”后用以指理想的安樂和平之境,或作夢境的代稱。 宋 王安石 《書定林院窗》詩之一:“竹鷄呼我出 華胥 ,起滅篝燈擁燎爐?!?清 黃遵憲 《寄懷左子興領(lǐng)事》詩:“十載勛名輔英簜,一家安樂寄 華胥 ?!?郭沫若 《卓文君》第一景:“四處都是愁城?何處是 華胥 國境?幾次想,仰我三尺長劍,令我魂兒飛升!”
歸路
歸路 (guīlù) 歸途;往回走的道路 homeward journey 孩子們在大樹林里越走越遠(yuǎn),終于迷失了歸路烏藤
指藤杖。 宋 蘇軾 《碣石庵戲贈(zèng)湛庵主》詩:“莫把山林笑朝市,老夫手里有烏藤?!?宋 楊萬里 《十月四日小集戲成長句》:“ 誠齋 老子不耐靜,偶拄烏藤出苔徑。” 元 謝應(yīng)芳 《寄賈教授相期祭掃》詩:“坐待秋涼行有日,老夫扶憊策烏藤?!?/p>
陸游名句,夏日晨起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