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張祜《旅次石頭岸》:
行行石頭岸,身事兩相違。
舊國日邊遠,故人江上稀。
水聲寒不盡,山色暮相依。
惆悵未成語,數(shù)行鴉又飛。
注釋參考
惆悵
惆悵 (chóuchàng) 傷感;愁悶;失意 melancholy 羈旅而無友生,惘悵兮而私自憐?!冻o·九辯》 惆悵人亡書亦絕,后人無復見《青囊》!——《三國演義》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成語
成語 (chéngyǔ) 漢語詞匯zhong{1-1}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習用的固定短語。來自于古代經(jīng)典或著名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意思精辟,往往隱含于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具有意義的整體性。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具有結構的凝固性。其形式以四字格居多,也有少量三字格和多字格的 idiom;set phrase張祜名句,旅次石頭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0
糾錯
猜你喜歡
詩詞推薦
最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