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善思齊,足以揚(yáng)名不朽;聞惡能改,庶得免乎大過。
出自唐代 吳兢《貞觀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諸王》:
摘自《貞觀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諸王》
解釋:見到好人好事就學(xué)習(xí)看齊,足以揚(yáng)名不朽,聽到別人指出過錯就能改正,才能免犯大錯。
原文摘要:
于宗子。心乎愛矣,靡日不思,爰命下臣,考覽載籍,博求鑒鏡,貽厥孫謀。臣輒竭愚誠,稽諸前訓(xùn)。凡為藩為翰,有國有家者,其興也必由于積善,其亡也皆在于積惡。故知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然則禍福無門,吉兇由己,惟人所召,豈徒言哉!今錄自古諸王行事得失,分其善惡,各為一篇,名曰《諸王善惡錄》,欲使見善思齊,足以揚(yáng)名不朽;聞惡能改,庶得免乎大過。從善則有譽(yù),改過則無咎。興亡是系,可不勉歟!太宗覽而稱善,謂諸王曰:“此宜置于座右,用為立身之本?!必懹^十年,太宗謂荊王元景、漢王元昌、吳王恪、魏王泰等曰:“自漢已來,帝弟帝子,受茅土、居榮貴者甚眾,惟東平及河間王最有令名,得保其祿位,如楚王瑋之徒,覆亡非一,并為生長富貴,好自驕逸所致。汝等鑒誡,宜
注釋參考
善思
慎重考慮?!盾髯印こ上唷罚骸俺贾?jǐn)脩,君制變,公察善思論不亂。”《宋書·袁淑傳》:“元兇將為弒逆…… 淑 及 斌 并曰:‘自古無此,愿加善思!’”按,《資治通鑒·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善思,猶今人言好思量也?!?/p>
足以
足以 (zúyǐ) 完全可以 enough;sufficient 憑他的成績足以取勝 足以立事。——《資治通鑒》 力尚足以入。——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火尚足以明。揚(yáng)名
揚(yáng)名 (yángmíng) 傳播名聲 make a name for oneself 出名 become famous不朽
不朽 (bùxiǔ) 永不磨滅 immortal;enduring 不朽的功勛 不朽 (bùxiǔ) 存在于人類的記憶或記載中 live 人類愿望通過他的行動而不朽,這是建立金字塔的特征大過
大過 (dàguò) 大的過失,大的禍害 serious mistake 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懲罰用語 recard a grave demerit 記大過一次 大過 (dàguò) 太過分 be going too far 今書來,言者皆大過。——唐·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吳兢名句,貞觀政要·卷四·教戒太子諸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來玩合體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