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尾且陪攀桂集,遨頭別有探梅期
出自宋代劉克莊《重次林守韻并闌臞軒二首》:
晨坐黃堂夕未歸,偶然閉閣句尤奇。
頗知韋守臨蘇郡,不省山公到習(xí)池。
燒尾且陪攀桂集,遨頭別有探梅期。
自慚屬和慳才思,尤甚春船上水時。
注釋參考
燒尾
(1). 唐 以來士子登第或官吏升遷的慶賀宴席。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燒尾》:“士子初登榮進及遷除,朋僚慰賀,必盛置酒饌音樂,以展歡宴,謂之燒尾。説者謂虎變?yōu)槿?,惟尾不化,須為焚除,乃得成人,故以初蒙拜受如虎得為人,本尾猶在,體氣既合,方為焚之,故云燒尾。一云新羊入羣,乃為諸羊所觸,不相親附,火燒其尾則定…… 中宗 時,兵部尚書 韋嗣立 新入三品,戶部侍郎 趙彥昭 假金紫,吏部侍郎 崔湜 復(fù)舊官,上命燒尾,令於 興慶池 設(shè)食?!?宋 孔平仲 《孔氏談苑·燒尾宴》:“士人初登第,必展歡宴,謂之燒尾……又説:魚躍龍門,化龍時,必須雷電為燒其尾乃化?!?清 朱彝尊 《飲毛檢討寓齋》詩之一:“城隅燒尾宴曾同,六載同來就菊叢?!?/p>
(2). 唐 時大臣初拜官向皇帝獻食。 唐 劉肅 《大唐新語·公直》:“公卿大臣初拜命者,例許獻食,號為燒尾。”《新唐書·蘇瓌傳》:“時大臣初拜官,獻食天子,名曰‘燒尾’。”
(3).喻顯達。 唐 許渾 《晚登龍門驛樓》詩:“風(fēng)云有路皆燒尾,波浪無程盡曝腮。” 唐 羅隱 《投浙東王大夫二十韻》:“想望魚燒尾,咨嗟鼠囓腸?!?清 錢謙益 《次劉漁仲留別韻》:“黃卷秋燈燒尾客,緑窻朝日畫眉人?!?/p>
攀桂
攀桂 (pāngguì) 折桂。喻指科舉登第 pass civil examination遨頭
宋 代 成都 自正月至四月浣花,太守出游,士女縱觀,稱太守為“遨頭”。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八:“四月十九日 成都 謂之浣花,遨頭宴於 杜子美草堂 滄浪亭 ,傾城皆出,錦繡夾道,自開歲宴游至是而止?!?明 陶宗儀 《輟耕錄·真率會》:“雖云一餉之清懽,亦是百年之嘉話,敢煩同志,互作遨頭?!?清 趙翼 《四月廿二日訪王夢樓出家伎奏樂即席》詩之一:“軟腳敢煩開近局,遨頭不枉泛輕舠。”
探梅
尋訪梅花。 宋 陸游 《初冬夜宴》詩:“泛菊已成前日夢,探梅又續(xù)去年狂。”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賜環(huán)》:“笑貂裘玉樓粟起,探梅時節(jié)。”
劉克莊名句,重次林守韻并闌臞軒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